瞄準跨境結算 中信銀行收購中信國金
2009-05-12 02:59:45
每經記者 劉琳 發自北京
5月10日,中信銀行(601998,SH;00998,HK)發布公告稱,該行與中信集團及GloryshareInvestments簽訂了股份收購協議,同意以135.63億港元的現金對價收購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中信國金)70.32%股權。
中信銀行最終的出價與中信國金94.85億港元的資產相比,溢價約43%。中信銀行在公告中稱,此次收購將幫助公司拓展國際業務。
中信國金曾是香港聯交所一家上市公司,擁有香港中信嘉華銀行全部股權、中信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40%權益,以及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50%權益等。中信國金于2008年11月5日成功私有化并在香港聯交所除牌。同時為簡化股權結構,中信國金向中信集團及西班牙BBVA出售了其所持中信銀行15%的權益,為中信國金日后注入中信銀行奠定基礎。
中信銀行:收購價達歷史低位
中信銀行副行長曹彤表示,本次收購對價接近136億港幣,折合成市凈率為1.43倍。“在對香港市場控股權的收購中,1.43倍已經達到了歷史低位。”曹彤表示,“如果沒有中信集團將中信國金私有化后再進行轉讓的這個歷史機遇,中信銀行很難以如此低價進行控股權收購。”
但是,中銀國際昨日發布的報告卻表達了相反的觀點。該報告稱,中信銀行此筆交易價格并不便宜。按照去年正常情況下的凈利潤計算的市盈率為11倍,高于香港銀行業普遍的估值水平。
對于此次收購帶來的短期影響,曹彤表示:“收購后對中信銀行短期的財務影響不大。”中信銀行對于此次收購在財務上的基本目標位不降低中信銀行的自身資本回報率。曹彤進一步對此筆收益為中信銀行帶去的長期影響表示樂觀。“這對我們今年的盈利、明后年的財務具有非常正面的影響。”
他同時指出,交易完成后,中信銀行與中信國金在風險管理的政策、跨境客戶的審貸流程、貸后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將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降低整體管理成本。
瞄準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
中信銀行舉行的關于此次收購交易的電話會議上,中信副行長曹彤屢次提到的詞匯便是“國際化”。而通過此次交易進入香港地區,中信銀行將獲得在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領域“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
人民幣國際化議題,是目前金融業焦點問題之一。中央與香港政府簽署的2000億人民幣/港幣互換協議,將為香港提供新一輪發展機遇。對此,曹彤直言:“這將使香港在人民幣跨境結算方面,處于非常有利的位置。在這樣的背景下,中信銀行通過收購中信國金進入香港市場,將使得我行在新興的人民幣跨境結算領域,處于非常有利的競爭地位。”
此外,曹彤強調,此次收購還將增強中信銀行的跨境服務能力。由于中信嘉華在澳門地區及美國均設有分行,因此對中信國金的收購,將有利于中信銀行實現在東南亞、拉美、非洲、歐美等地的國際化路徑。
標普:中信集團評級未受影響
昨日,知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表示,中信集團評級不受其計劃出售中信國金影響,評級仍為穩定。
此前,中信集團計劃將所持有的中信國金70.32%的股權以135.6億港元現金的價格出售給中信銀行。標普認為,此項擬議中的交易在完成后對中信集團評級的影響基本為中性,但將對集團與控股公司的財務指標造成積極影響。
標普預計,中信集團將通過股權轉移實現一定的資本利得,而且在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這將略微增強整個集團的資本基礎。此次交易還能大幅改善控股公司的雙重杠桿比率,增強其財務靈活度;同時也是中信集團整合銀行業務的重要一步。
每經記者 胡俊華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