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6 02:24:15
持續火爆的大宗交易市場,背后到底暗藏著什么“玄機”?熱衷于大宗交易的炒家們,又是怎樣參與交易并從中獲利的呢?
每經記者 劉明濤
圈內人士稱,恒邦股份持股股東在解禁后批量分散賣給眾多營業部,很可能是其在解禁前就早已找好了買家并談好了價格。
自從去年證監會規定大小非減持公司股份超過總股本的1%就必須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后,沉寂多年的大宗交易市場便如同火山噴發一般,迎來“井噴”行情。
持續火爆的大宗交易市場,背后到底暗藏著什么“玄機”?熱衷于大宗交易的炒家們,又是怎樣參與交易并從中獲利的呢?
《每日經濟新聞》在本周三刊登 《神秘男頻現大宗交易 資金上億疑為中介》一文后,引來市場各界人士的反響,不少圈內人士主動向記者講述行業“潛規則”。今日,本報繼續為投資者揭秘大宗交易市場背后的“故事”。
玄機1
提前約定 解禁即賣
為什么很多個股的限售股一解禁就“上榜”大宗交易?為什么不少個股的買賣價格折價率會那么高呢?近日,一位圈內人士向記者講述了其中的“秘密”。
“現在,很多股東在其限售股解禁前夕,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急于融資,就會主動聯系市場買家。雙方約定,買家先將這筆資金過戶到賣家的賬戶上,賣家將股權質押給買家。限售股解禁后,買家擁有優先買入權,以約定的價格進行交易。于是,買賣價格出現折價率較高甚至超過了10%就不足為奇了。上述圈內人士說,“通過大宗交易信息可發現,最近很多個股出現了多筆大宗交易,買方卻很分散,這就很可能是股東與買家提前預約導致的結果。”
記者查閱近期大宗交易信息時發現,近來確實有一些個股在其限售股解禁不久,就在大宗交易平臺遭到拋售。恒邦股份在6月4日發生的13筆大宗交易由9家營業部接盤的情況,就與上述交易手法極為相似。
據深交所大宗交易信息顯示,6月4日,恒邦股份共發生13筆大宗交易,成交總股數達370萬股,接手的營業部多達9家。是誰在一天內賣出這么多的股份,又能聯系到如此多的買家呢?
記者發現,恒邦股份今年一季報披露的前10大流通股東中,第一大流通股東僅持有66.59萬股,連70萬股都不到。而且,前10大股東總計持股數也與370萬股相差甚遠,可見,賣出股份的股東很可能不是他們。不過,恒邦股份在上月末有1927.5萬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流通上市,其中,公司第三大股東煙臺明成發展有限公司和自然人孫立祿的持股數分別為1000萬股和530萬股,均超過370萬股,在大宗交易市場狂賣公司股份有可能是他們所為。
除了恒邦股份,記者還發現,光明乳業、啟明信息以及遠興能源等個股也是在其限售股解禁后不久“上榜”大宗交易,被公司股東折價大量拋售,接盤的營業部也多在3家及3家以上。
玄機2
莊家炒作 快速出貨
對于上述這一現象,另一位圈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笑著談道:“這種現象投資者會在今后經常見到,這也是買家接盤解禁股份最常見的操作手法。恒邦股份持股股東在解禁后批量分散賣給眾多營業部,很可能是其在解禁前就找好了買家并談好了價格后,在解禁后選擇一個時間大量賣出手中股份。”
不過,大宗交易市場并不只是大小非減持的 “天堂”,也受到一些莊家、主力的青睞,他們往往在二級市場炒作股價,再通過大宗交易市場大批量賣出,從而達到快速出貨、獲利了結的目的。
上述圈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很多莊家在二級市場上通過不斷炒作個股股價后,隨即在大宗交易市場尋找買家接貨,通過給買家較低的折扣優惠,從而快速出貨,獲利了結。因此,投資者在關注大宗交易信息時,若發現近期沒有限售股解禁的公司頻繁發生大宗交易,就需多加注意,很可能是這類個股的主力在拋售股份。”
此外,一些大小非通過中介的“幫助”,在大宗交易賣票實現“過橋減持”,也是大宗交易出現“井噴”現象的原因之一。有市場人士認為,隨著更多的限售股解禁,大宗交易市場仍會持續火爆,投資者在關心二級市場表現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對大宗交易信息的關注,這里面的訊息若出現任何異動,都很可能對個股走勢產生影響。
玄機3
中介活躍 謀取回扣
有市場人士認為,在大宗交易平臺接手大小非解禁股,往往能享受低折扣、高回扣。今年是大小非解禁高峰期,所以現在有很多大戶、私募人士以及機構都在通過大宗交易買賣股票套利。但是,并不只有這些投資者能從中獲取較大收益,不少中介機構也能從中得到“好處”。
記者通過上證所今年大宗交易意向申報信息發現,進入5月以來,有許多自然人投資者在大宗交易市場“拋頭露面”,頻頻申報買賣股票。而在今年前4個月,這種現象極為少見。那么,這些人到底是為了投機套利而來,還是中介機構在叫買叫賣尋找“客戶”呢?
近來活躍在大宗交易市場的賀先生告訴記者:“5月份出現在意向申報信息中的眾多自然人,主要來自一些認為通過大宗交易能獲得較大收益的投資者,中介出現的可能性不大,畢竟他們的獲利空間很小。”
不過,一位不愿具名的圈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現在通過大宗交易申報買賣股票的仍以中介結構為主,不過他們的收益較小。”他還向記者透露了在大宗交易市場如何識別中介機構:在買一只股票時,真正的買家關心的是能以多少折扣買入,而中介機構則會在自己能夠獲得多少中間費這一問題討價還價。一般情況下,往往能給買家折扣較低的中介,能獲得較高的中間費。換句話說,投資者會從自己最終獲取的利潤中,按一定回扣率給中介機構。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