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大宗交易昨創新高 龍虎斗讓大盤轉向?

          2009-07-16 02:53:17

          在當前滬指即將沖擊3200點的重要關口之際,藍籌股大宗交易的再次現身,會是反彈行情即將見頂的信號嗎?

          每經記者  朱秀偉

                  時隔三個月后,大宗交易市場昨日再次上演“火爆對決”場面,47只大藍籌股集體現身,成交總額高達13.46億元,如果再算上其他幾只非大藍籌股票,昨日共成交16.50億元,這是大宗交易推出幾年以來的單日成交額最大的一天,創出了一項新記錄。從交易雙方來看,來頭均不小,滬市賣方為國泰君安總部,而買方絕大部分為中金公司旗下的兩家營業部。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從大盤從1664點反彈以來,一共出現了5次這種機構席位對決大宗交易平臺,而在前4次中,每當出現藍籌股大規模大宗交易,行情都會發生“逆轉”。那么在當前滬指即將沖擊3200點的重要關口之際,藍籌股大宗交易的再次現身,會是反彈行情即將見頂的信號嗎?

          交易金額

          47只大藍籌成交13.46億元

                  昨日,滬深兩市指數雙雙創出本輪反彈以來新高,就在市場一片“歡樂”聲中,昨日下午公布的大宗交易平臺也在上演一場“龍虎斗”。

                  統計顯示,昨日滬深兩市大宗交易平臺共出現53筆交易,大大超出平日數量,其中除6筆交易為大元股份、帝龍新材、中國中期之外,其余47筆全部都為大盤藍籌股。

                  其中40筆來自于上交所,賣方全部為國泰君安總部,而買方除福耀玻璃一只股票為世紀證券深圳福虹路營業部所買之外,其余買方全部來自于中金公司旗下的上海淮海中路和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交易所涉及的股票幾乎都為上證50的股票,比如招商銀行、中信證券、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神華等等。

                  另外,還有7筆則發生在深交所。由于交易所之間的不同規定,深交所大宗交易平臺顯示出的買賣雙方均為機構席位,所涉及股票也全部為深市龍頭,分別是深發展A、萬科A、中興通訊、五糧液、鞍鋼股份、西山煤電、蘇寧電器。

                  綜合來看,滬深兩市昨日現身大宗交易平臺的一共有47只大藍籌股,成交額為13.46億元,如果算上其他幾只股票,昨日共成交16.50億元,這是大宗交易推出幾年以來的單日成交額最大的一天,創出了一項新記錄,不過這項紀錄的創造離不開來頭不小的買賣雙方。

          交易席位

          中金對決國泰君安

                  先來看看買方,不論是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還是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均是業內熟知的QFII營業部,而且幾乎每次大宗交易平臺大規模出現藍籌股的交易,都能見到以上兩大席位身影,有時甚至互為對手盤。這次交易的賣方則是國泰君安總部席位,這個席位交易顯然不能等閑視之,有私募經理甚至認為這就是國泰君安的自營盤席位。可以說交易雙方皆是市場中的“明星”席位。

                  其實雙方在大宗交易平臺互為對手盤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08年12月1日、2日,中金公司淮海中路營業部和國泰君安總部已經完成過一次“巔峰對決”,標的同樣是幾十只大盤藍籌股,不過不同的是,買賣方向恰恰相反。

                  2008年12月1日雙方共發生18筆交易,12月2日又發生19筆交易,兩天共成交15.3億元,而這些在今天看來的低價籌碼全部都被國泰君安總部席位所  “吞下”,當時的市場點位為1900點,到今天僅指數的上漲幅度就已經高達68%。

                  時隔8個月后,國泰君安總部席位又再次出現,“角色”從買方變成賣方,如果兩次皆為同一主體,毫無疑問這是一筆極為成功的投資,至少取得數億元的利潤。而反觀來自中金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的賣方,在當時被業內解讀為QFII“勝利大逃亡”,但在今天看來無疑當了一次“冤大頭”,如今它又在3200點關口前接過  “高價”籌碼,是否意味著QFII開始轉向看好A股?

          歷史回顧

          前四次對決  大盤皆轉向

                  市場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認為QFII之所以現身大宗交易平臺,是為了對沖新華富時A50指數基金風險采取的一種手段,但這些說法均停留在猜測階段,不過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可能更關心在上沖3200點關口前,此次“重量級”的機構對決,會對后市產生怎樣的影響。經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后發現,自1664點反彈以來,每當大宗交易平臺大量出現藍籌股交易,行情幾乎都會出現“逆轉”。

                  自去年12月以來,大盤藍籌股集中出現在大宗交易平臺的次數,不算昨日這次,一共有4次,分別是去年12月1日、2日;去年12月29日,交易雙方是中金和申萬;今年2月19日、20日,交易雙方是瑞銀、銀河證券與中金公司;距離昨日最近的一次則是今年4月15日,當時交易雙方是國泰君安總部和QFII云集的申萬上海新昌路營業部。

                  有意思的是,每次出現這種機構對決大宗交易平臺,大盤均會出現“逆轉”。首先來看去年12月份出現的那兩次。第一次發生在該月月初,當時市場從1664點反彈至2000點,進入了一波調整,到12月初時滬指一度回落到1830點,不過從12月3日開始,大盤連續收出大陽線,指數也一度沖高至2100點。在去年12月底的那次交易,當時大盤正經歷二次探底,中金和申萬席位對決完畢后,從今年1月份開始,大盤展開了一波波瀾壯闊的大行情。

                  如果說頭兩次藍籌股現身大宗交易皆為向上反彈的信號,那后兩次則都為向下調整的信號。

                  在連續大跌兩日后,滬指在2009年2月19日、20日剛啟穩,而瑞銀、銀河證券便與中金公司在大宗交易平臺展開對決,而到2月24日市場便再次開始暴跌,指數出現了今年以來的最大一次調整,從2300點一度跌至2000點;最近的一次交易則發生在4月15日,當天國泰君安總部和申萬上海新昌路營業部大幅換手藍籌股,當時的指數約為2550點左右,但接下來經過平臺整理后,大盤調頭向下,一度跌至2350點左右,這也是本輪上漲行情中為數不多的大級別調整。

                  業內人士表示,在昨日指數創反彈新高的背景下,大宗交易平臺再次現身眾多大盤藍籌股,而且成交額為有史以來的最大一次,這或許將是行情出現調整的信號,投資者對此需要高度警惕。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天堂亚洲AⅤ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制服丝袜AV在线 | 伊人五月天在线视频网 |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成年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国产A∨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