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09-08-11 09:17:34
每經記者 鄭步春
A股高開低走,盤中殺跌,臨收再度拉升。周一滬綜指跌0.34%報3249.76點,深綜指漲0.46%報1092.19點,成交續縮。金融、地產、煤炭等個股下跌,有色金屬、商業、醫藥等個股上漲。多數個股上漲,股指出現滬弱深強是因為權重股普跌,兩市前十大權重股無一上漲,而這些個股多數集中在滬市。
周末的消息面偏暖,有關方面明顯不愿市場預期忽然轉向,明顯不愿市場失去信心,但股指周一高開后卻不能持續,見利好出貨思路仍有相當大市場,加上經濟指標延后公布帶來些不確定性,所以股指似乎走得弱了一些。昨日A股雖然沒怎么跌,但仍然弱于筆者原先想象,因筆者對政策市的威力比較敬畏。
本周我國將公布許多重要的7月份經濟指標,其中CPI、PPI指標原定于周一公布,后因故推遲至周二公布。市場當前平均預測7月CPI同比降1.6%、PPI同比降8.3%。投資者可適當參考,如果物價漲幅弱于預期,則對股市利好,反之利空。除物價指標外,周二還可能公布眾人關注的7月新增貸款數額,市場一般預測該數據或環比大降。
當前市場中多數人認為物價將于四季度回到正數,但這只能是一個大致判斷。影響未來物價的要點有二,一為糧價,二為原油價格走向。貸款增幅變化不太易測,出現一些波動不足為奇,但總體應小于上半年增速。
有色金屬股是大盤最終得以免跌的功臣,這些個股的走勢無疑與期貨市場有些關聯。周一鋼材期貨有所下跌,但有色金屬大漲,其中銅價暴漲。另外,燃料油、糖出現暴漲。除這些品種外,昨多數農產品上漲,如油脂類等。近日我國天氣異常,北旱南澇,不排除農產品多頭借機炒作可能,投資者可略加關注,暫可以短線心理對待,然后再看天氣到底如何演變。
大盤明顯進入震蕩期,單邊上漲之勢似乎不再。從1999年“5·19”人工牛市之后行情來看,此類純靠流動性推動的行情并不太易回落,逢低吸納者往往會因貪心而落空,投資者不妨回顧一下2000年初以后一年半的行情,看是否能琢磨出什么來。從2000年夏天起股指基本上就已見頂,但每回調整并不多,差不多在一成左右,其后甚至還創出新高。
關于大盤的見頂和調整,投資者一般是參考股指的具體點位,但其實這不一定精確,因有些調整會伴隨著股指再創新高過程,此時往往被權重股扭曲。2001年夏天后的大調整如此,2004年股指從1783點跌下來的調整也是如此。上述兩次大調整有個共同特點,即股指先大幅震蕩,震蕩過程中還創新高使形態趨于優美,但又走不遠,最終才會是單邊下跌。
如果歷史會重演,那么未來股指仍可能有相當大的反復,不排除股指回抽3400點甚至短期內沖上3500點的可能。操作方面,謹慎的投資者也可離場不干;如果并不甘心就此退出,或沒有能力長久耐得住空倉,那么在逢低吸納時就不能過于貪心,因股指調整力度或弱于想象。
未來股指走勢常會被政策干擾,短線抄底者往往會撲個空,而當形態向好引發人們追漲時,卻冷不丁碰上消息面“碰巧”強硬起來,然后莫名其妙吃套。對此,投資者應有一定的預期,要不然根本沒辦法在小區間震蕩市中操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