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6 03:06:41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昨日,滬深300指數收跌0.27%報3394.57點,滬綜指收跌0.04%報3164.97點,深綜指收跌1.26%報1231.58點。股指期貨推出前的最后一天,市場不安情緒有所增強,盤中一度出現跳水,但尾市由指標股上漲扳回多數跌幅。地產股為權重股中惟一弱勢品種,因相關方面不斷暗示將可能是“稅”方面的政策。
經濟指標方面總體極佳,在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CPI卻顯出低增長。具體數據為:首季GDP增11.9%,3月CPI僅升2.4%,首季CPI漲2.2%,低得令人難以置信。另外,PPI漲幅5.9%,也小于預期。
上述指標中,高速增長的GDP可能會加大些調控預期,加上近期新加坡允許本幣升值,這使市場加重對中國緊縮的預期。由于CPI尚能受控,所以加息機會下降。考慮到最近兩周央票發行未明顯上升,所以不排除央行調高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
期貨市場對此有些預期,鋼材、銅等對偏好經濟指標不理不睬,走勢頗弱,和A股中偏強的有色金屬、煤炭股形成反差。商品期貨和股票還有個反差之處,即商品期貨對青海地震基本沒反應,而少部分青海的個股因災后重建預期而上漲。按一般道理說,天災人禍對商品為利好,對股市并非如此,但在另類的A股卻炒成另一種景象。
股指期貨今日推出,市場中有各種預測。筆者認為預測雖然可以,但估計誰也心中沒底,畢竟此事無經驗可循。市場或在博弈中漸漸改變觀點,可能與最初設想相去極遠。
可能有些投資者會嘗鮮,去炒作期指。筆者認為,并非所有人均適合去炒,建議小心為上。股指期貨為金融期貨,但炒作方法多少可借鑒商品期貨。筆者將陸續說些想法,不一定對,希望能拋磚引玉。
在炒作期貨時,風險控制是第一位的。有時方向正確,但若風險控制不力,仍會虧。如重倉開多滬深300期指,成交價為3450點。假如在漲到5000點前先重跌幾天,投資者或被強制平倉,看對而輸錢,這點和股票完全不同。因此,做期指最大的忌諱是沿襲炒票脾氣,“硬撐”和越套越加碼極易“出事”。建議有該脾氣者最好少碰期指,而對于從不砍倉者,筆者的建議是:絕不能碰期指。
不熱衷于預測轉折點,不要自作主張認為跌太多了或漲太多了就反手操作,應以盤面和持倉變化為準。一般而言,當多空某一方主力大規模止損 (看盤后持倉排名變化)時,行情相對容易到頭,此時可平去盈利單子,至少不加碼,但未必可開反向單,還得防意外。筆者認為,期指推出后,跌過頭或漲過頭的情況會更多,因主力逼倉既有動機,又有可行性。這點和以往大不相同,故以往經驗未必還靠譜。
止損時“出手如電”的投資者,當然也可短線逆勢操作,但最好有些“短線模式”,在商品期貨炒作中這稱為“交易系統”。通俗地說,就是預設一些前提條件,當符合條件時即果斷下手。暫舉一例:當前一天期指尾盤急拉,收盤價遠高于結算價,且最好是空頭平倉而非多頭加倉引發急漲,那么次日沖高可嘗試沽空。當然,做多與此相反,即尾市多頭平倉急跌而非空頭加倉急跌,次日低開時可短多。
當前現貨指數中短期均線非常接近,多期均線也漸漸收攏,這種情況下,不排除在期指推出后會產生稍大波動的可能。由于多數金融股市盈率偏低且地產股已大跌過,所以股指短線向上的機會似大一些。不過,投資者持倉不當仍可能輸較多,所以最好清理一下籌碼,比如適當增持藍籌股,減少些投機行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