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豐慧:央企為何還敢瘋狂拿地?
2010-07-27 02:10:09
余豐慧
根據自3月18日以來公開披露的拿地信息顯示,16家央企獲得國資委 “認證”后的拿地總金額約為295億元。進入6月底以來,央企拿地的速度有加快之勢,僅6月29日到7月1日之間的短短3天,首開股份、北辰實業、中國鐵建、華僑城等國企在貴陽、北京、廣州、天津等城市瘋狂拿地,金額合計約130億元。
(7月26日《南方日報》)
一邊是樓市調控聲聲緊,萬科等房企開始降價銷售樓盤,一些地王被收回;一邊卻是央企房企瘋狂拿地甚至繼續創造新地王。一邊是國資委不斷表態央企房企退出有序進行;另一邊卻是央企房企成功轉讓的地產項目只有兩個……這一切,讓公眾云里霧里。
毫不客氣地說,央企房企在2009年最新一輪的樓市瘋狂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爭先恐后創造地王,瘋狂推高房價。特別是今年4月中旬號稱史上最為嚴厲的樓市新政出臺后,央企憑借其強大的后盾,憑借其不缺流動性的優越感,帶頭死扛房價不降,同時,在爭搶土地上不但不收斂,而是繼續瘋狂拿地甚至創造新地王。被稱作“共和國長子”的央企的這種行為,給市場釋放了惡劣的信號,使得市場、投資者、普通百姓以及民營房企,都從央企的所作所為中揣摩出本輪樓市調控可能轉向,樓市新政可能松懈,甚至走回頭路或者流產。給中央本輪樓市調控政策造成極大壓力,也使得國土部、住建部、銀監會等部門不得不頻頻出來辟謠。
央企敢用300億元拿地,特別是進入6月份以后拿地行為近乎顛瘋狀態,在筆者看來,是央企覬覦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流產、走回頭路的賊心不死,是對樓市調控政策的公開挑戰。現在看來,樓市調控政策出現反復、流產的幾率已經非常之低。最近國土部、住建部、銀監會等部門掌門人強勢表態,樓市調控不松懈,各項政策嚴格執行。特別是剛剛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要求 “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住房保障工作”。
央企之所以敢于蔑視調控政策,隨心所欲拿地,一方面是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另一方面是其拿地后結果成敗、后果如何都無所謂。并且,拿地賺到錢后是自己的政績,官帽可能越戴越大、年薪可能大幅增加,而一旦拿地虧損甚至被收回,自己的地位無絲毫動搖。這種狀況不改變,央企不但在房地產領域,而且在任何領域都敢盲目冒險甚至是胡作非為。
因此,國資委應該緊跟2009年以及今年以來央企房企創造地王和頻繁拿地后的經營狀況,對于地王被收回并且巨資被沒收以及因盲目、瘋狂拿地使得經營出現嚴重虧損的,嚴厲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沒有這樣的強有力、讓其主要負責人傷肝動筋的考核約束機制,憑借一紙空文和一句空話很難制止其肆無忌憚的盲目擴張、釀造風險的行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