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 邁向晶體硅電池片藍海
2010-08-17 01:57:39
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向日葵,股票代碼300111)即將在創業板上市了,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向日葵上市將有助提升公司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樹立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本次募集資金的運用對公司擴大業務規模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并且有利于增強公司在科研創新方面的能力,為實現既定的業務目標提供雄厚的資金支持,增強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光伏行業中成長性卓越
向日葵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晶體硅電池片及組件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設立以來一直從事生產和銷售大規格的高效晶體硅光伏電池片及組件,最近兩年內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
向日葵屬于新能源太陽能電池行業。太陽能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具有更為重要的地位,被公認為是21世紀重要的新能源。各國政府都制定了相應的政策與規劃,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光伏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近10年該行業發展較快,年均增長率達到46%以上,正處于高速成長期。同時,該行業也是我國重點支持的行業,市場容量大,未來幾年整體成長性能夠得到保證,發展前景廣闊。
據了解,光伏電池是一種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將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按照材料及功能不同可分為兩類:晶體硅電池和薄膜電池,其中晶體硅電池為目前世界光伏市場的主力,占90%以上的市場比重。與晶體硅電池相比,薄膜電池具有用材少、重量輕、外表光滑、安裝方便等優點,但轉換率相對較低、使用壽命較短、設備投資較高、原料資源比較少、市場份額較小。薄膜電池主要包括非晶體硅電池、硒光電池、化合物電池等。
光伏電池組件主要是將多片的晶體硅電池互聯,通過生產工藝封裝到玻璃上。在光伏電池組件上加裝控制器、逆變器、蓄電池等光伏系統平衡組件,即為一個完整的光伏系統。其中逆變器可以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實現并網發電。目前并網發電占全球光伏市場80%以上的份額。
自2005年成立以來,向日葵抓住市場機遇,一直專注于高效晶體硅光伏電池的研發與生產,現已成長為國內少數具有自主技術并能規模生產太陽能電池片及組件的光伏企業。近三年公司主要產品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產量年復合增長率為174%,總資產年復合增長率86%,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74%;2008年公司獲得了“紹興市成長型工業企業20強”等榮譽;2009年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利潤總額突破1億元。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電專業委員會排名,2008年公司晶體硅電池產量已進入國內前10名,是國內光伏行業中成長性最明顯的企業之一。
光伏發展前景廣闊
據了解,目前光伏產業是全球發展最快的新能源產業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政府出于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等考慮,先后制定了針對本國實情且較為系統的光伏發展計劃和產業政策,光伏發電產業因而得到了迅速發展。據統計,近10年全球光伏電池產量的年平均增長率達46%以上,2008年光伏電池的總產量達6400MW,市場份額約為160億歐元,其中,歐洲、美國和日本為全球光伏市場的主要需求體。
從國內來看,近些年隨著全球光伏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光伏行業增長勢頭迅猛,自1999年以來,國內光伏電池的產量年均增長達到135%,2007年起超越歐洲、日本,成為世界太陽能電池生產的第一大國。2009年全國光伏電池產量超過4,000MW,占全球總產量的40%以上。
同時,各國對于光伏行業也非常重視,所以各國政府對光伏產業的推動至關重要目前光伏發電技術成本相對較高,推廣應用尚需要政府相應政策的支持。因此,光伏產業的發展受政府光伏能源政策的影響較為明顯,一般呈現政府補貼、企業盈利、擴大規模、規模經濟、自由市場競爭的發展軌跡。在光伏發電的歷史上,最早實施扶持政策的是日本,而后是德國、西班牙、美國、意大利、挪威等國家和地區。各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為全球光伏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巨大市場空間,使得近年來世界光伏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光伏企業也逐步進入規模經濟時代。
截至目前,我國從事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產的企業近300家,其中大部分為主要從事外購電池組件進行封裝的企業,而有能力自主生產電池的企業約50家,在這些有自主技術實力的企業中,能規模經營并產生較好效益的不到20家。
近年來,我國起步較早的10余家光伏企業已先后在海外資本市場上市。作為行業內創業時間相對更短的企業,公司依靠自身優勢,通過加快技術創新和加強市場開拓,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增強,與業內領先企業的差距不斷縮短,電池片及組件的生產和銷售規模逐年增長,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電專業委員會排名,2008年度本公司產量已進入同行業前10名。
研發管理雙驅動
作為國內新能源太陽能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向日葵不但在技術自主研發擁有優勢,在管理等方面也有著顯著的優勢。
資料顯示,向日葵成立時間較短,但近幾年不斷加大科研投入,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實力逐步增強,經營規模持續擴大,2008年公司電池產量已進入國內前10名。公司已熟練掌握了光伏電池片生產的全部關鍵技術,包括自主開發的電池表面微結構處理、電池擴散吸雜、電池體鈍化及抗反射、太陽能電池背場、選擇性發射極擴散太陽電池等核心技術,晶體硅電池產品的平均轉換率已達17.5%左右,在國內同行中處于領先水平。2009年起,公司在同行業中率先與國外光伏發電系統安裝商聯手承接光伏電站的設計與安裝,業務鏈得到進一步延伸。同時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承擔了 “薄片高效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研發”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和 “高轉換效率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研發”、“6inch高效率大規格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研制”等一批浙江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的技術開發工作。此外,公司與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日本著名光伏技術研究機構等國內外太陽能電池科研機構保持著技術合作,努力實現將轉化率提高到18%以上的目標。
在管理方面,向日葵業務規模上升很快,近三年公司總資產年復合增長率86%,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74%。公司快速成長主要得益于具有一支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管理團隊。公司在生產、研發、銷售等各環節的主要管理人員均擁有十余年的與光伏電池行業相關的從業經歷,在光伏電池材料制備、工藝控制、生產管理、系統應用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時,公司管 理 團 隊 通 過 與 日 本PVGSolutions株式會社、日本因特瑞思株式會社的合作與交流,既提高了技術水平,又優化了采購、生產、銷售體系,從而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為公司保持較好的成長性提供了保障。其中,在市場開拓領域,公司電池產品已先后獲得歐盟TUV認證、美國UL認證和中國AAA級質量信用企業資格,并通過了德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眾多客戶的稽核認可;在技術研發領域,公司參與和主持了多項重大科研項目,并多次榮獲省市級科技獎勵。
同時,目前我國在海外資本市場上市的十余家光伏企業,利用其資本規模優勢,大多從國外引進成套設備和生產技術,設備和技術投入的成本較高,而本公司盡管資本實力相對不強,但利用自身的技術研發優勢,近幾年一直在加快改造光伏電池生產設備,現已能生產從175W至250W不等的多類太陽能電池組件產品,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已達到70%以上。因此,與同類公司相比,公司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相對更小,設備利用效率相對更高。
募集資金提升公司競爭力
從目前情況來看,光伏電池發電具有充足性、清潔性、安全性、廣泛性和免維護性等優點,其在風力發電、海洋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許多可再生能源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被公認為是21世紀重要的新能源,根據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未來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比例將穩步提高。
隨著全球光伏市場的快速增長,向日葵的產能增長較快,已分別于2006年5月、2008年5月、2009年6月建成投產25MW生產線、50MW生產線、100MW生產線。
向日葵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安排項目資金,主要投向于年產200MW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增資第二期項目(年產100MW太陽能電池及組件)。
資料顯示,本項目總投資為24949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為20949萬元,鋪底流動資金為4000萬元。本項目計算期12年,其中建設期2年,經營期10年。本項目實施完成后,正常年份下企業將每年生產100MW光伏電池,預計每年形成銷售收入153000萬元,利潤總額14053.90萬元,稅后項目投資回收期為4.32年 (含建設期),稅后內部收益率為41.20%,項目盈虧平衡點為29.39%。
向日葵指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設,將大幅增加公司固定資產,項目建成后預計正常年份約增加折舊1781萬元左右,因此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后,公司每年折舊費用會有較大的增加。由于上述項目的實施須經歷建設期和投資回收期,短期內增加的折舊費對公司盈利有一定影響,但隨著公司生產規模和銷售收入大幅度擴大,包括折舊費用在內的固定成本比重會逐漸降低,公司將繼續保持太陽能電池生產業務的良性發展趨勢,保持原有的盈利能力不受影響。
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后,項目建成到完全達產需要一定的時間,短時間內,公司的凈利潤將可能不能同步增長,凈資產收益率也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項目實施后,公司資產負債率將明顯降低,有利于提高公司改善現有財務結構,降低財務風險。
此外,向日葵產品主要出口歐美國家,本次募集資金項目實施后,公司總產能將達到275MW。公司將繼續加強國際市場的開發。目前公司在歐洲已設立了奧地利辦事處,公司計劃在美國、韓國等地增設銷售辦事處,繼續推進在歐美地區的產品銷售,同時加緊對澳大利亞、韓國等新興市場的推進,并努力拓展國內市場。公司將積極擴大客戶范圍,改善客戶結構。此外,公司還將積極與國際知名的電站設計公司、電站安裝公司開展合作,共同組成團隊承接光伏系統工程。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向日葵上市將有助提升公司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樹立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向日葵所處的太陽能行業的發展特點決定了公司應該以規模求效益,本次募集資金的運用對公司擴大業務規模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并且有利于增強公司在科研創新方面的能力,為實現既定的業務目標提供雄厚的資金支持,增強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同時,向日葵通過公開募集資金,可以增加公司股本規模,改善公司的資產負債比率,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金成本,為公司長期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并進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也有利于公司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促進公司在生產經營、產品質量、企業管理等方面按現代企業制度規范運行,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陳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