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基金不適合進行頻繁操作

          2010-08-19 02:57:15

          基金投資,是一種適合中長期的投資。它投資的核心是對市場中那些中長期的戰略投資品種進行布局和把握,借助基金公司的專業優勢,挖掘質地優秀的上市公司,并進行持續的跟蹤。基金會根據行業或公司實際情況的變化,對所持有的證券品種進行調整和優化,進而實現比較穩健的投資收益。所以,基金不適合進行頻繁的波段操作。

                  1.獲利空間較小。通常,一只基金會投資幾十種甚至上百種股票,因為基金的投資比較分散,所以短期收益不會像單只股票一樣高。此外,股票型基金倉位是有限制的,在短期內,如果股票漲了10%,那么倉位為80%的股票型基金因為倉位限制的關系,只能獲得80%的投資收益。可見,短時間內基金的獲利空間要比股票小,投資者高拋低吸、波段操作的空間也要小于股票投資。

                  2.交易成本較高。股票交易一次僅需要0.2%~0.3%的手續費,而基金買賣一次就需要支付2%左右的手續費。如果一只基金的年收益達到15%,投資者在一年之內買賣5次,就要支出10%的投資成本。在美國的基金市場,1984年到1998年的14年間,美國共同基金平均收益超過500%,但是一般投資者的收益僅為186%,余下的那314%的收益則是由頻繁的買賣而損失掉的。

                  3.短線交易的收益把握不準確。開放式基金是采用未知價法進行交易的。投資者在買賣的時候并不能確切地知道自己能夠買到多少基金份額或賣出后能得到多少現金,即買入和賣出時不知道交易價格,因此對短線交易收益的把握是不準確的。

                  4.股市牛、熊轉換,不可捉摸,沒有規律可言。以中國A股市場從1991年到2009年發展歷程為例,大致經歷了7波牛、熊轉換,平均一波轉換頻率為2~3年。但具體的時間點,即使是專業的機構投資者都很難把握,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因此,試圖通過波段操作獲得超額收益,風險是很大的。

          (以上內容節選自華夏基金新書《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僅供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周婷婷  整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免费A∨一区二区三区AV | 亚洲AⅤ三级一区二区 | 久久福利网站免费视频 | 在线a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久久少妇 |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