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港股

          每經網首頁 > 港股 > 正文

          葉檀:全球金融秩序大變革 我國應控制金融航母與衍生品

          2010-09-16 01:49:56

          每經評論員  葉檀

                  銀行去杠桿化是大勢所趨。全球金融危機顯示,岌岌可危的金融機構是全球經濟的大威脅,長度驚人的金融杠桿是金融業謀殺全球發展的工具。

                  全球經濟驚魂初定,巴塞爾委員會趕忙推出新協議,以堵塞銀行監管漏洞。9月12日,全球主要國家和經濟體央行就《巴塞爾協議III》達成一致,11月在韓國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將就該協議進行最后表決。

                  巴塞爾協議給銀行這個失控的野馬加上兩副籠頭:一是提高資本充足率;二是降低杠桿比率。前者是為了防備銀行將金融危機的爛攤子甩給全球納稅人;后者是為了防止表內資產表外化,加長金融企業的杠桿比例。

                  根據新巴塞爾協議,一級資本充足率要求從4%提高到6%,包括股本和儲備的“核心”資本占風險加權資產的比例下限從2%提高到4.5%。同時,銀行需設立“資本防護緩沖資金”,總額不得低于風險加權資產的2.5%。

                  加厚安全墊是為了讓銀行對自己的虧損負責。在金融危機后,巴塞爾委員會加強了流動性風險管理,增加了流動性覆蓋率與凈穩定資金比例兩個新指標。流動性覆蓋率,就是要求在壓力環境下,銀行的流動性要能夠至少堅持30天,優質流動性資產儲備必須大于未來30天資金凈流出量;凈穩定資金比率,就是要求銀行一年以內可用的穩定資金大于需要的穩定資金。

                  覆蓋要求貌似非常安全,其實不然。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主要由表外資產造成,各類金融機構發行的衍生產品如有毒之霧遍布市場,即使風險覆蓋達到百分百,一旦上百萬億的衍生品市場崩潰,足以壓死任何一頭金融大象。如果不是美聯儲與美國財政部出手,美國的所有金融機構都已經破產,與雷曼兄弟一起在天堂把酒話當年勇了。

                  銀行壓力測試是金融常態下的自我安慰。歐債危機暫無爆發風險——樂觀的歐洲銀行壓力測試結果反而激起各方疑慮,一旦主權債務危機爆發,此等測試就會成為一個笑話。如今這個笑話在中國的銀行房貸壓力測試下重演,各銀行紛紛表示即使房價下跌30%也無破產之虞,他們忘記了中國銀行業信貸建立在房地產的高估值之上。

                  對表外資產、衍生品市場、杠桿率的監管才是重點。巴塞爾委員會清醒地認為到了杠桿率與表外資產的風險,表示“許多國家的銀行體系表內外杠桿率的過度積累,是經濟和金融危機變得如此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制定的規則可謂對癥下藥。7月26日,巴塞爾委員會宣布,商業銀行的杠桿率被設定為3%,即銀行總資產不得超過一級資本的33倍。規定將在2018年生效,此前7年為測試期。全球銀行業將在2015年開始發布自身的杠桿比例。

                  為了減少金融機構在監管之外的場外交易數據,鼓勵進場交易,規定銀行對達到嚴格標準的中央交易對手的抵押品和盯市風險暴露將適用0%的風險權重,同時提高場外交易的衍生品風險的資本要求,意在鼓勵金融機構更多地進行透明度更高的交易。此次規則不無綏靖之處,比如2019年才全面落實,比如覆蓋率等對于英美機構如小菜一碟。但整體而言,上述舉措意在控制金融機構漫無邊際的金融鏈條,使金融業回歸常態,金融業的去杠桿化是大勢所趨,放馬南山重新回到套上籠頭。

                  與國際趨勢相反,我國金融業正在逆水行舟:金融航母越來越多,他們向保險、證券、銀行等各行業進軍。這些金融航母尚未經歷金融周期的嚴峻考驗,也沒有體現出更高的信用標準,存在嚴重的道德風險。

                  國內有越來越強烈的利益呼聲要求金融資產證券化,這對于信用不彰、貪婪成性的市場會起火上澆油的作用。想想次貸危機吧,美國房貸機構處處是明目張膽的造假與松懈的監管,我國金融機構如果將房地產貸款證券化,可以想像,好資產的證券化產品被某些“輸不起”、有特殊渠道的人購得,而糟糕的證券產品散布各地,荼毒普通投資者,加之沒有可信的評級機構以及市場化定價機制,最后的結果必然是,市場無法承受高杠桿,釀成不可挽回的金融危機。

                  我國亟須發展市場化的債券市場,培育信用評級機構,而后通過正確的激勵措施,讓誠信的金融機構脫穎而出,與中國的實體經濟相匹配,這才是中國金融業爭霸天下的秘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中文免费观看视频 |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日韩 |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3d | 自产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 亚洲精品中字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