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10-20 08:53:13
每經記者 葉書利 發自北京
“二次調控”之后,北京首現因退房引發的大規模糾紛。
10月2日交定金,10月7日咨詢銀行得知無法貸款,購房者卻被開發商告知不能退回定金。近日,多起類似糾紛在北京燕郊一樓盤出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后發現,實行“限貸令”后,北京燕郊樓盤“上上城”仍然對非本地的潛在購房者宣稱可辦理50%的首付,一些因此已交定金或簽了約的購房者突然被告知無法正常辦理貸款,致使合同無法正常執行。開發商拒絕退還定金,甚至要求對方承擔房價20%的巨額違約金。
有購房者認為,開發商在合同中早已設下陷阱,涉嫌欺詐銷售。開發商拒絕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不論事件的真相如何,新政啟動與消費者交納定金的“時間差”,注定會造成一波因不能貸款或不能備案而引起的退房潮。
購房者“喊冤”
因資金有限,張光(化名)看中了地處燕郊、房價8000元/平方米左右的上上城第二季。
交了1萬元定金,選中了一套總價80萬元的房子,張光計劃貸款40萬元。張光不是本地人,也不能提供當地一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對方跟他說,10月8號之前,買該樓盤的房子不需要完稅證明和社保證明,公司可以幫他在當地中國銀行辦理房貸。
張光不放心,去當地各銀行詢問,皆被告知:像他這種情況,已暫停辦理房貸。他決定退房。但開發商根據認購書的協議不予退還定金。
張光認為,“對方欺騙在先,現在房貸不能辦理,認購書上卻早已設下陷阱,認定定金不能退。”
同為該樓盤購房者的王小姐于8月28日看中了上上城第二季一套總價58萬元的房子,因為聽信了銷售人員“我們在當地農村信用社還有30%首付的名額”的說法,當天簽了購房合同,交了首付。第二天她到當地農村信用社辦理了貸款手續。
10月4日,上上城第二季銷售人員通知她說,貸款沒有批下來,要求她補交20%的首付。王小姐提出退房,對方拒絕了。
涉嫌欺詐?
北京與河北交界的燕郊,因購房者主要是外地人,投機盛行,4月新政后,此地一直實行著比別處更嚴厲的調控措施。
據記者調查,早在7月初,當地中國工商銀行便率先對外地人實行新的房貸政策:外地人在燕郊買房,執行首套、二套50%首付、利率1.1倍的政策。接著,農行、建行和中行等相繼跟進。雖然利率執行標準不等,但對于外地人在當地買房的首付比例,皆由此前的30%提至50%。
新政一出,自10月1日起,燕郊開始實行“限貸令”,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保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貸款。
昨日(10月19日)下午4點過,當記者以非本地購房者身份致電上上城第三季售樓處時,一位男性銷售人員信誓旦旦地說:“開發商可以協助非本地購房者將50%首付貸款辦理下來。”他還說,合作對象是當地工行和農村信用社。
當記者欲就上上城第二季銷售中的亂象電話聯系該樓盤開發商三河福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高管時,卻被該公司前臺和客服部“踢皮球”。最終,前臺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回應說:外地人如果不能提供當地一年以上的完稅證明或社保證明,不能辦理貸款。具體相關情況,請聯系客服部。
退房潮暗涌
據王小姐反映,已經有不少和她類似的退房者了,比如與她接觸的銷售小姐,就有5個退房案例。該樓盤一共有8個銷售小姐。
實際上,上上城第二季只是時下北京退房潮壓力下的一個縮影。
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北京的期房一般是在簽約后2個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獲得貸款。最近3個月商品房期房成交量近2萬套,首付提高后,將有5000多人需補交首付。對房價總額偏高的北京而言,壓力將使不少買房者作出退房決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