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曲美退市“無賠償計劃”太極集團或面臨訴訟

          2010-11-02 03:53:14

          “作為醫藥行業這類相對高收益行業,取得較高經濟回報的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風險。行業中的公司必須承擔風險,不能只想把收益都拿進來,把風險都撇出去。”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陳時俊  劉曉杰發自上海、武漢

                  曾經鋪天蓋地的以明星曼妙身材作為招牌的曲美等減肥藥廣告將很快消失無蹤。

                  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網站上發布公告,要求國內生產企業  “停止西布曲明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原因系“負面風險過大”。

                  這一公告的出臺,對減肥產品行業可謂“滅頂之災”。由于曲美是上市公司太極集團(600129,SH)旗下明星產品,曲美的退市可能會影響該公司。近日太極集團新聞中心張女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公司雖然將不再生產曲美減肥膠囊,但是保留曲美品牌,且曲美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因此對此前長期服用曲美的消費者沒有賠償計劃。”有分析師認為,從長遠來看,該產品的下市,對該公司業績的影響不會太大。

                  受此影響,太極集團昨日(11月1日)逆市下跌2.64%,排在跌幅榜第五,表現極弱。

          致太極今年欠收4000萬

                  作為以生產中成非處方藥為主的上市公司,太極集團的產品線主要覆蓋呼吸、消化、心腦血管、泌尿生殖等領域。此次退市的曲美(鹽酸西布曲明膠囊)是公司主要產品。

                  據了解,西布曲明于1997年在國外上市,2000年獲準在我國上市,屬于減肥輔助治療藥物。曲美于2000年8月在國內正式上市,至今已有10年。

                  2010年10月,國家相關部門給出“西布曲明目前在市場上按照適應證使用的患者較少,停藥后體重減輕持續效果較差,且可能增加嚴重心血管風險,減肥治療的風險大于效益”的指導意見。

                  “我們已經沒有曲美減肥藥,上個星期就已經全部下架,以后就不賣了。”昨日  (11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問詢武漢的十多家街邊藥房,都得到了類似回答。記者看到,之前擺放在藥店顯著位置的明星產品曲美減肥膠囊已經不見蹤跡。

                  華創證券分析師廖萬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太極集團的曲美與另一款產品太羅(羅格列酮鈉片)2009年銷售合計約2.5億元,預計2010年銷售合計超過3億元,占該公司主業銷售收入的17%左右,貢獻毛利30%左右。

                  根據太極集團公告稱,經初步測算,此次停止銷售西布曲明膠囊,將影響今年銷售收入近4000萬元,約占公司銷售收入的0.8%;而對利潤影響則還需進一步核實。

                  廖萬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影響營收4000萬元指的是公司四季度該產品的收入,對公司短期影響肯定是有的,不過,從近幾年太極集團曲美產品的營收來看,其實已經處于滯漲狀態,這幾年的收入都在2億元左右,因此從長遠來看,該產品的下市,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不會太大。”

                  國聯證券的周靜也表示,“曲美占太極集團營收比例不高,對其業績影響有限。”

          賠償“沒門”太極或面臨訴訟

                  僅僅是停止生產、銷售和召回這一產品,以太極集團為代表的減肥藥生產企業的“舊債”可能還遠未了結。

                  除了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目前已經統計在案的298例西布曲明相關不良反應的消費者外(數據日期為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5日),在廣大消費者中已掀起一波向太極集團索賠的浪潮,甚至有消費者在網絡上發帖表示“吃了曲美副作用很大,希望聯合其他消費者集體公訴太極集團”。

                  昨晚9時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上太極集團新聞發言人張女士。對于曲美產品的召回事宜,她表示:“我們會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召回需要召回的產品。”但是,對于已經使用問題產品的消費者的賠償訴求,她說,“公司目前沒有賠償計劃,但是會根據每個消費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退貨,具體要看產品的使用情況。”

                  “消費者是有權提起訴訟的,企業有必要對其進行賠償,”漢路律師事務所董事長曾智紅表示,“對于希望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維權的消費者,首先需要到相關醫療機構進行檢測鑒定,然后提起訴訟。”

                  曾智紅指出,之前的相關規定并未指明使用含有西布曲明的減肥產品是不合法的,直到近期法律的出臺才造成新的不合規情況,然而太極集團所引用的“法不溯及既往”原則的適用范圍是有一定限制的。

                  “雖然‘法不溯及既往原則’指的是不能用當下的規定去約束先前的行為,然而這個具體案例中所涉及的是公民權利,而且是公民的健康權,所以肯定是屬于  ‘法要溯及既往’的特例。不過,目前這個情況在法理上還存在一定爭論,需要看法院的最終判決。”

                  曾智紅強調,關于公民健康權,目前法學界普遍認為,既然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現該成分對人體不利,出臺了新的法律法規,那么新的法規就應該追究既往。這是公權利和私權利的區別,這個事件中侵犯的是私權利。

                  “作為醫藥行業這類相對高收益行業,取得較高經濟回報的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風險。行業中的公司必須承擔風險,不能只想把收益都拿進來,把風險都撇出去。”曾智紅說。

                  對于曲美產品的歷任代言人鞏俐、關琦及現任代言人范冰冰恐怕也難逃連帶責任。根據《廣告法》的相關規定,“參與廣告代言、證明、推薦的‘廣告其他參與者’也同樣作為廣告活動的主體,被納入規制范圍,將連帶責任的主體擴展到個人。‘廣告其他參與者’除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外,構成犯罪的,還應追究其刑事責任。”

                  采訪中,張女士還透露,太極集團正在研制一些關于女性美容方面的新產品,“我們馬上會對外公布,但不是減肥方面的產品。”

          (每經記者劉明濤對此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开心网激情五月 |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日韩 | 亚洲综合一区精品一区 |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911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