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企鵝騎“虎”難下 誰為網民說話?

          2010-11-05 02:01:34

          騰訊4日召開發布會,就與360之間的糾紛進行說明。騰訊表示,不兼容360軟件已是最低的抗爭方式,并透露雙方公司之間早已結怨。騰訊為給用戶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據悉馬化騰等高管前夜一夜未眠。3日下午騰訊向用戶發出公開信,稱在360公司停止對QQ進行外掛侵犯和惡意詆毀之前,已決定將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網絡巨頭的群毆從膠著狀態走向高潮。

          監管缺位

          紛爭已近一年監管部門在哪里

          李新

                  騰訊和360之間這場被稱為互聯網史上最為慘烈的競爭,發展到二選一的極端地步,已經損害數億網絡用戶的利益。不論從維護市場秩序,還是從保障數量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的權益角度看,相關監管部門都有必要出面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并對事端中的責任者予以懲戒。

                  騰訊與360之戰起因是2010年前后,騰訊在部分用戶中強推QQ醫生安全軟件,短時間內,QQ醫生占據國內一億臺左右的電腦,市場份額近40%。隨后,QQ醫生升級為電腦管家,在查殺木馬、系統漏洞修補、實時防護、清理插件等多項安全防護功能,與360安全衛士展開直接競爭。競爭導致了沖突。

                  隨后,360指責騰訊涉嫌窺視用戶隱私,先后推出隱私保護器、扣扣保鏢,保護電腦攔截QQ彈出框。雙方從罵戰到技術對抗,從法律訴訟到騰訊“二選一”強硬表態,使用了幾乎所有能夠使用的手段,將眾多用戶推到了紛爭的第一線。

                  其實,在騰訊和360互相指責的全過程,監管部門早就可以介入監督檢查。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第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兩家的互相指責如果不成立,就涉嫌不正當競爭。工商部門作為反不正當競爭的執法部門應該有所表態。此外,騰訊QQ擁有6億注冊用戶,根據“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定,騰訊已經具備《反壟斷法》中規定的壟斷條件。事件發展過程中,騰訊多次利用了市場支配地位的優勢與對手競爭。

                  首先騰訊推廣QQ醫生時,對二三線或更不發達地區的用戶采取了強行推廣的做法,違反了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沒有正當理由搭售商品”的規定。

                  其次,騰訊推出二選一是整個事件的高潮。騰訊稱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要求用戶作出選擇。事實上,用戶可以有四種選擇:兩家都不選,兩家都選、選QQ不選360、選360不選QQ。騰訊表面上將選擇權交給用戶,事實上卻剝奪了用戶兩家都選的權利。正如上面所述,騰訊是一家達到壟斷標準的互聯網公司。這一行為已經涉嫌違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中,“沒有正當理由,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或者只能與其指定的經營者進行交易”的規定。

                  梳理事件的發展過程,不難發現,無論是從反不正當競爭還是從反壟斷的角度,有關部門都有權力也有義務介入事件。互聯網監管部門更是有權隨時介入調查。遺憾的是,事件不斷升級,以至于到了需要數億用戶作出讓步和犧牲的地步,仍然沒有相關部門介入的消息。君不見,在“魔獸世界之爭”中,因有利可圖,幾個部門為爭主管權不惜撕破臉皮;還有,最近引起爭議的“某某協會”,不顧其他反對意見,掛牌子就收錢。而騰訊與360之戰已近一年,相關部門為何仍未出手?

                  網易在一篇告別QQ的文章中稱,“騰訊此舉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不正當競爭的頭,這次是360,下次就可能是460。而騰訊敢將用戶推到與360的爭斗第一線,是將用戶視作炮灰的行為。其資本在于大量用戶已經在QQ上沉淀了大量社會關系,并且非常難以轉移,所以騰訊估計用戶別無選擇。”騰訊的霸氣來自于壟斷的實力,在事件中,人們真實地看到了壟斷影響市場的巨大能力和多種手法。對此,監管部門不能再袖手旁觀了。

          公司缺德

          自己不要臉  還流什么淚?

          五岳散人

                  騰訊逼著用戶作出抉擇,這招其實挺蠢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這么逼著消費者作出決定之后還能繼續發展,這倒不是說馬上會有很多人退出QQ,畢竟那是一種很多人都用習慣了的工具。但這件事能長留在人們心中,后續的消費者會考慮是不是要選擇這種產品,原來的使用者或許在逐漸尋找其他替代產品。而這個軟件還真不是可以從技術上壟斷市場的東西,只不過因為先發優勢而占領了市場,綁架了用戶的使用習慣罷了。

                  奇虎360軟件聲稱QQ程序在后臺掃描用戶的文件看來也不是瞎說,不然的話,怎么能知道那臺電腦上裝了這家公司的軟件產品?有些360的軟件并不與騰訊的QQ發生關系吧?這事兒扯淡的地方還在于,你見過麥當勞做出艱難決定,任何曾經吃過肯德基的人不能從他們那里購買食品么?這大概就屬于找死了。有人說當你使用QQ時,就等于是同意了那個單方面的《使用協議》,人家早就說過了。但這種霸王條款似乎被《消法》明確指出是違法的。如果騰訊決定維權也沒什么,怎么能維到了用戶的電腦上?松下公司能因為與夏普公司打架,從而讓拆遷隊到消費者家里砸掉夏普的產品么?

                  其實對于這事兒來說,騰訊的蠢與360軟件的弱勢可憐都不是重點。重點在于,他們自己公司之間的競爭,倒霉的是消費者。不知道有人記得前兩年有個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因為工資待遇的問題,在飛行到地方后調頭又回到了起飛的機場。這其實也算某種程度的維權,只不過是把乘客當做了籌碼,類同于綁架。騰訊讓用戶作出這種選擇,也類似于綁架了,而這種綁架的行為基本算是商業活動中的奇觀,與所謂維權已經不沾邊了。

                  至于什么隱私之類的話,老實說,這兩家公司我都信不過。電腦技術不是每個人都懂,實際上無論是QQ還是其他軟件,要是真想掃描你的其他文件,估計是誰都預防不了的。今天哪怕是QQ從此消失,360軟件會好到哪里去么?

                  當年360軟件的前身是3721,經常干那種給用戶安裝個插件、弄點兒別人不需要的軟件之類的活兒,也是屬于綁架用戶的一種方式。后來大概是引起了眾怒,從而把安裝插件變成了阻斷別人耍流氓,有時候還能讓你屏蔽掉彈出的廣告窗。這個轉型的厲害在于,原本他就是這方面的專家,不論是浪子回頭還是新的商業模式,反正是黑客成了反病毒專家,所有類似的流氓手段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但是不是該信任這樣一家公司?這事兒看來不好說。

                  說白了吧,這些公司在商業道德上都不能讓人信任,騰訊弄的這手斷水斷電的網絡強拆,已經顯示了他們的商業道德底線之低,而就這么低的底線,還號稱是為了用戶的利益,實在是夠不要臉的。在關于這件事的發布會上,騰訊的某位高層甚至潸然淚下,實際上不能上QQ的用戶才該哭,你說你哭個什么勁兒?與此同時,奇虎360也發布文稿回應,稱為了用戶的利益。兩相對比,更證實了他們綁架了用戶之后,還都是拿著用戶當做幌子。

                  所以,他們這事兒唯一的好處就在于,通過這兩者的爭端,我們可以認清自己作為一個消費者是如何被綁架的事實,以及這是一件多么無奈且無法改變的現狀。所以,我剛剛也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只要是有可能,就再也不用國產的軟件產品,盡量改善自己被綁架的命運。

          挑戰數億用戶尊嚴,太愚蠢

          馬光遠(經濟學博士)

                  對大多數不懂技術的網民而言,要搞懂360的QQ保鏢針對騰訊QQ的行為,是否屬于劫持和破壞的“外掛”行為,恐怕有點勉為其難。但就騰訊對用戶給出的要么舍棄360、要么卸載QQ的選擇題而言,則存在明顯的法律瑕疵,做法律層面的判斷比技術層面要簡單得多。

                  眾所周知,自主選擇權是一個消費者天然應有的權利,而該項權利也為中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所明確規定。對騰訊的用戶而言,不管其使用的QQ軟件是免費還是付費,騰訊作為產品的經營者都應該履行對消費者的基本義務和經營責任,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但很顯然,騰訊起碼沒有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而是將一道明顯帶有“格式合同”色彩的條款交給用戶選擇:要么卸載360,否則你無法使用QQ。這是一種威逼,是一種威脅,是真正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事。考慮到一些騰訊的用戶屬于付費用戶,騰訊用如此野蠻無禮的行為逼迫用戶停用QQ,也違背了契約上的基本承諾,是一種單方面的毀約行為。

                  其實,對于騰訊而言,面對360的“挑釁”,可以做出很多的選擇,但出乎意料的是,騰訊做出的居然是一個無視廣大用戶尊嚴和底線的一個選擇。的確,作為行業老大,作為一個市值3000億港幣的上市公司,騰訊的確擁有牛氣的資格。起碼在中國,目前要挑戰騰訊龍頭老大地位的企業還沒有出現,其QQ軟件的6億用戶就是明證。在這種情況下,騰訊霸氣十足地逼迫用戶做出選擇,答案就很清楚了。盡管用戶做出選擇很難,但騰訊的這種行為在法律上的認定依然非常簡單。這是一種再典型不過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

                  也就是說,騰訊在選擇將6億用戶作為人質、破釜沉舟地和360決一死戰時,在法律上已經將自己置于非常被動的境地。騰訊的這種行為,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球IT行業都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一個軟件生產商可以肆意地決定自己軟件的兼容環境,人為排斥其他的軟件,這是前所未有的。微軟不敢,蘋果不敢,雅虎不敢,MSN不敢,而中國的騰訊卻毅然決然將自己劃入用戶的對立面。而騰訊之所以敢為人先,仗的無非是6億用戶離不開自己,被QQ綁架的事實。

                  至此,可以對騰訊和360的事件做一個總結了。筆者認為,在網絡隱私屢屢被侵犯的今天,一個安全的互聯網需要更多的360,也需要更多的騰訊,只有達成了制衡,網絡安全才不會淪為沒有任何根基的烏托邦。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筆者特別希望雙方能不挾持用戶,不要在用戶的電腦上打仗,而是應該通過司法途徑,明白是非曲直。

                  但遺憾的是,作為行業龍頭老大的騰訊,在360這個小弟弟的逼宮下,居然出此昏招,在侵犯用戶選擇權的同時,直接將自己送上了涉嫌濫用壟斷地位的違法境地,挾持6億用戶。在筆者看來,這恐怕是最匪夷所思的公關失敗案例,用網友的話說:“一只蒼蠅逼瘋了一頭大象”。

                  常識告訴我們,當一個用戶,如果因為行業巨頭之間的戰爭,連選擇使用一個軟件的權利都被剝奪時,這樣的互聯網是可怕的,這樣的IT公司也是可怕的。一個企業無論如何的強大,但如果據此就挑戰6億用戶的尊嚴和底線,的確是自大得有點愚蠢了,這實屬讓人大跌眼鏡的法盲之舉。

          制度缺失

          企鵝騎“虎”應助推制度完善

          王石川

                  這不是掐架,這是綁架!挾壟斷以令用戶,挾用戶以令天下,騰訊公司以傲慢與決絕的姿態“沖殺”過來,向公眾展示了一個企業的強悍與自負。

                  如何破除互聯網時代的新型壟斷?業內人士說:“如果騰訊在美國,將被司法部檢控:侵入用戶計算機,盜竊用戶資料,侵害用戶隱私,妨礙用戶自主選擇,危害計算機系統,不正當競爭等罪名。企業高管將重罪入獄,公司將面臨巨額罰款5億美元起和懲罰性賠償30億美元起,股票立即淪為仙股,公司破產,絕無東山再起機會。”然而,反觀國內,我們只能黯然。因為,我們看到,挾壟斷以令用戶、挾用戶以令天下的騰訊公司不僅活得很好,還裝模作樣、哭哭啼啼,完全安然無恙。

                  無獨有偶,搜狐公司老總張朝陽在關注此次事件時也感慨,“創新得不到保護,小公司活不下來,中國的高科技產業面對美國的發達,只能望洋興嘆,作為個體中國人比美國人聰明,但沒有好的機制讓聰明才智成體系地爆發。”也許這有“落井下石”之嫌,但不得不承認,的確有不少合理的成分在。那么,面對抄襲成風的企業,面對肆意行壟斷之意的企業,該怎么辦?當然,我們的《反壟斷法》明確規定,壟斷行為是指排除、限制競爭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如果認真對照,騰訊公司“挾壟斷以令用戶,挾用戶以令天下”顯然正屬這一點。那么,如何構造具體而針對性的制度設計、昂揚法律法規,填補制度空白和漏洞,應是相關部門的緊急任務。

                  對于如何保護用戶利益、避免用戶成為商戰犧牲品的問題,無論騰訊還是360,都口口聲聲維護用戶利益,有的說,尊重用戶選擇權;有的說,本著從用戶出發的精神,希望能為用戶創造價值。但維護用戶利益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其實,無論騰訊還是360都不干凈,比如,兩家都有窺伺之嫌,都涉嫌侵犯用戶隱私,比如涉嫌通過不正當的黑客手段把普通用戶當做“肉雞”。因此,相關部門應該介入調查,不能再猶豫不決、再置之度外了。若證實互聯網公司侵犯了用戶權益,就應該一個都不能放過。這一點,南京大學教授杜駿飛說得十分到位,“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網絡時代,國家是否應該遏制技術霸權所可能產生的社會危機?捍衛公共生活,是任何現代國家的義務,國家必須介入社會反抗技術霸權的抗爭,否則,網絡公共生活的失范將危及國家網絡政治。”

                  目前,網上正流傳一封“致騰訊的一封公開信”:“我們不管你們和360怎么打,但是我們的電腦用什么軟件必須是我們自己說了算,不需要你們替我們用戶去選擇……你以為我們必須在你們中選一個嗎?別以為自己很牛,我們的口號是:我的電腦我做主。”這是一個普通網民的心聲,也應該是所有網民的心聲,網民什么時候才能做到“我的電腦我做主”呢?基于此,筆者萬分期待的是,騰訊PK360不應是一場鬧劇,別走向娛樂化和口水化,應助推制度構建和變革,最終能夠捍衛用戶利益、確保用戶至上,才是王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看 | 最新欧美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丝袜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