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結構謀調整百強企業占比5年翻番
2010-11-11 01:07:32
每經記者 何珺 發自北京
昨日(11月10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三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在這一消息的刺激下,11月10日的醫藥板塊逆市飄紅。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化學藥在國內市場中占60%、中藥占20%、生物制藥占10%。但是,其中仿制藥占到98%,使得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仿制藥大國”。
為摘掉“仿制藥大國”帽子,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此次《意見》提出了一系列調整產品結構的目標,具體包括:基本藥物主要品種銷量居前20位企業所占市場份額應達到80%以上;在化學藥領域,爭取有10個以上自主知識產權藥物實現產業化,培育20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專利到期藥新品種;在生物技術藥物領域,爭取有15個以上新的生物技術藥物投放市場等。
同時,鼓勵優勢企業實施跨地區、跨所有制的收購兼并和聯合重組,促進品種、技術、渠道等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
《意見》明確指出要減少醫藥企業數量,并規定了“醫藥百強企業銷售收入占到全行業的銷售收入的5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對行業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的大型企業集團”目標。
郭凡禮表示,國內藥品生產企業現有7400多家,普遍規模較小,其中“百強企業”只占25%的市場份額,百強標準也僅指“主營業務收入底線超過10億元”,很難和國外的制藥巨頭抗衡。
“5年內市場份額翻番,達到50%以上,如果沒有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僅靠市場行為很難實現?!惫捕Y表示,這次的文件和以前籠統的框架相比,目標非常具體,但《意見》中并未提及扶持方案,如果沒有后續的政策保障,目標很難實現。
在三部門力促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刺激下,昨日醫藥板塊逆市飄紅,其中11只個股漲勢超過5%,海普瑞、亞寶藥業等多只個股漲停。
郭凡禮稱,短期來看,《意見》將利好于自身有創新技術和專利的研發型藥企,但從長期來看,醫藥行業內各個領域的龍頭企業都將受利,部分小企業將在這一輪“大浪”中被淘汰出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