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濤:貨幣“穩健”宏觀政策又如何?
2010-12-12 09:47:07
汪濤(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最近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把貨幣政策基調由今年的 “適度寬松”轉變為明年的“穩健”。這基本上確定了明年整體宏觀政策的基調——雖然財政政策仍維持 “積極”,但這只是意味著明年還會有財政赤字,而不是會擴大財政刺激;而且,目前銀行信貸占GDP的130%,而政府財政收入只有20%多一點,所以貨幣信貸政策遠比財政政策重要。
“穩健”的貨幣政策意味著什么?我們認為其核心含義是2011年的銀行貸款(和貨幣總量)增速將有所放緩,這也是貨幣政策繼續回歸常態的一個方面。我們預計政府會把明年銀行貸款增長目標設定在14%~15%(廣義貨幣M2增長15%),而名義GDP估計增長12%~13%、今年的銀行貸款增速為19%。貨幣信貸政策回歸常態需要央行加大對沖操作的力度,并且在全年里更嚴格地管理月度和季度的信貸額度?!胺€健”的政策還意味著政策的目標是防止投資和經濟過熱,而不是要大幅壓低經濟增速。
中國宏觀政策基調轉向 “穩健”與我們關于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多次上調的預測相符。中國基本上依靠三套工具來管理宏觀政策:控制基礎貨幣的流動性管理(主要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來對沖外匯流入);對商業銀行信貸實施直接控制;出臺行業投資政策(即產業政策)。利率主要被用來管理通脹預期,而不是用來影響信貸投放;而在制定匯率政策方面,政府首先考慮的是進出口和貿易關系。在當前外匯儲備持續大量增長的背景下,即使是為了維持流動性狀況的穩定,中國都需要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央行10日晚間決定從本月20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中國央行今年以來第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信貸投放具有約束力的則是信貸額度。
我們預計未來兩年內利率將逐步回歸正常水平,未來12個月內加息100個基點將有助于穩定通脹預期。自本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利率大幅降低,而且實際存款利率已在負區間內越陷越深。人民幣加快升值步伐可以幫助調整經濟結構、抑制通脹并保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盡管如此,我們認為決策層在考慮人民幣升值時,其對出口受到的沖擊、境外資本流入和資產價格的顧慮仍將起到主導作用。雖然有外匯大量流入和貿易伙伴帶來的壓力,我們預計人民幣年升值幅度僅為5%。同時,中國已進一步收緊了資本管制以遏制境外資本流入,我們認為2011年這方面的做法還將持續下去。
至于產業政策方面,我們預計政府將持續調控房地產需求以穩定大城市的房價,但會增加大眾和保障性住房供應,并積極開發內陸地區、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我們還預計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如節能環保技術設備、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能源產業等方面,政府將加快項目審批速度,并向這些行業提供信貸渠道和土地等方面的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