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魁興:茅臺漲價何必“耍酒瘋”
2010-12-17 01:12:31
張魁興
12月15日夜間,貴州茅臺突然宣布上調出廠價。公司發布的公告稱,為更好地統籌兼顧好國家、消費者、企業、經銷商和投資者等各相關方的利益,同時考慮到公司產品市場供求狀況、原輔材料價格上漲以及企業發展戰略需要等因素,公司決定自2011年1月1日起適當上調產品出廠價格,平均上調幅度為20%左右。
漲價是為“維護國家和消費者利益”,茅臺真是說得比唱得好聽,也讓我們見到了什么叫“更無恥”。與之前風傳五糧液“為滿足消費者身份需求”而漲價那樣,雖然五糧液否認了這個傳聞,但是,某些白酒的漲價,確實能漲到某些特定“消費者”的心里去了。
今年以來,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的終端價格不斷上漲。之前已經有報道稱,3年時間內,茅臺市價從300多元/瓶上漲到目前的1200多元/瓶,其中53度飛天茅臺7個月內漲幅超70%。這次漲價,茅臺打出了 “維護國家和消費者利益”的旗號,在一家網站的調查中,在“國家利益”和“與我無關”之間,絕大多數網民選了后者。
有人認為“與我無關”,茅臺漲吧漲吧,反正那是“國酒”,也不是咱老百姓能喝得起的。果真“與我無關”嗎?茅臺漲價,國家增稅,企業、經銷商和投資者增利,“真諦”還在于最終是納稅人買單。茅臺漲價,盡管是商業行為,但卻是一場確確實實的悲劇,因為不喝茅臺的納稅人正在為喝茅臺的權貴群體買單。
《每日經濟新聞》首席評論員葉檀在前幾天發表的《茅臺酒價格是腐敗指標》中說得好,“所謂茅臺酒的定價權,有時候成為腐敗與公款吃喝指數的真實寫照”。不管是茅臺還是熊貓煙,有道是“喝的不買,買的不喝;抽的不買,買的不抽”,在茅臺1.1萬噸的年產量之中,有40%屬于“特供”,在市面上流通的大概只占到茅臺年產量的60%。流到市面上的這個“60%”,又多少是普通百姓舍得買來喝呢?
買得起茅臺的多是公款消費和富裕階層,而富裕階層又多是有實體企業的,他們都能把消費款項或者生產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換言之,茅臺漲價的真正買單者,是那些根本就買不起也喝不上茅臺、只能在電視廣告中飽飽眼福的億萬納稅人。所以,茅臺漲價說是為“維護國家和消費者利益”,實際上是在坑納稅人。而且,茅臺價格越高,納稅人的負擔就越重。
我相信能夠道出茅臺漲價“真諦”的“明白人”很多,只是他們無能為力。而喝得上茅臺的人,又不愿意戳破這層“窗戶紙”。我想奉勸茅臺一句話:想漲價你就漲,別耍酒瘋說什么 “維護國家和消費者利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