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精機重組資產業績縮水 隱瞞利潤還是質量堪憂?
2011-01-22 14:49:34
每經記者 趙笛
三個月前,中航精機(002013,收盤價30.85元)公布重大重組預案,公司將增發股份用以收購大股東總計36億元,2009年凈利潤3.33億元的巨額資產。
由于此“蛇吞象”的壯舉將大幅提升公司業績,其股價在二級市場倍受追捧,甚至有研究員看高股價50元。
1月22日,中航精機公布了具體的評估報告和增發方案。相比三個月前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卻產生了疑惑:原本注入的資產2009年凈利潤高達3.33億元,而三個月后的審計數據卻降至2.7億元,縮水了近20%。
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部分在2009年業績非常好的公司,2010年、2011年的預測業績卻是連續下滑。
巨額注資引爆9個漲停
2010年10月22日,中航精機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定向增發收購實際控制人中航工業旗下的多項資產,總計36億元的航空機電業務將被納入囊中。
由于中航精機當時總股本僅1.67億股,擬增發的股份就高達2.5億股,此被市場看作是“蛇吞象”的壯舉。再加上該部分資產2009年凈利潤就高達3.33億元,幾乎是中航精機同期凈利潤的11.1倍,復牌后的中航精機獲得了資金的大幅追捧,股價連續出現9個漲停,股價從16元/股左右,暴漲至近45元/股,13個交易日上漲165%。
在各大券商的研究報告中,分析師根據公司自行披露的擬增發股數和注入資產的盈利情況,對公司的合理股價作出了判斷。其中,部分券商對該股甚至看高50元/股。
雖然去年11月份后,受大勢的拖累,中航精機的股價逐級走低,但時不時地也會有資金對該股大幅拉抬,這表明,市場資金對該股仍懷有好感。目前,中航精機的股價約為30元/股,這一個價格被絕大多數機構看作是“低估”。
資產評估值增加 凈利潤減少
1月22日,中航精機公布增發草案。公司增發價格確定為14.53元/股,向中航工業、機電公司、蓋克機電、中國華融等公司共計發行25584.1167萬股,合計發行股數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42291.7167萬股的60.4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中航精機最終確定的增發股數與三個月前預計的存在出入。當時預計的增發股數為25035.99萬股,如今這一數字增加了約548萬股。
對于為何增發股數會增加,記者注意到,審計之后的各項資產較當初有所提升是主要原因。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的標的資產評估值合計為371737.22萬元,同口徑下對應的標的資產母公司報表凈資產賬面值合計273908.01萬元,評估增值97829.21萬元,評估增值率為35.72%。這其中,鄭飛公司、貴航電機的增值率都超過100%。
有意思的是,資產評估將凈資產等數據審計增值,卻使得凈利潤在審計后減值?!睹咳战洕侣劇酚浾甙l現,相比2010年10月份的盈利數據,如今被審計過的盈利數據出現了大幅下降。
在2010年10月份公布的數據中,慶安公司、陜航公司、鄭飛公司、四川液壓、貴航電機、泛華儀表、川西機器的凈利潤分別為0.93億元、0.4億元、0.99億元、0.16億元、0.34億元、0.38億元、0.13億元,合計3.33億元;如今公布的經審計的凈利潤分別為8027.26萬元、1793.5萬元、8974.69萬元、1227.7萬元、1994.67萬元、3705.01萬元、1216.63萬元,合計約2.7億元,這較三個月前的數據下降了18.9%。
部分公司業績將下滑
除了凈利潤“縮水”以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七家擬注入的公司,其業績并不穩定,不少公司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業績出現連續下降。
公告顯示,鄭飛公司2009年經審計的凈利潤高達8974.69萬元,是七家擬注入公司中業績最好的。不過,預測數據顯示,鄭飛公司2010年9~12月將虧損1187.21萬元,如此2010年全年業績將只有4080.89萬元,同比將下降55%;而根據2011年的預測數據,鄭飛公司將實現凈利潤4005.04萬元,也就是說,該公司將連續兩年業績下降。此外,川西機器2009年經審計的凈利潤為1216.63萬元,2010年的業績將只有460.44萬元;四川液壓2009年經審計的業績為1227.7萬元,但預測的2010年、2011年數據將分別只有795.06萬元、683.09萬元,同樣是業績逐年下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擬注入資產,2009年經審計的凈利潤約為2.89億元,而預測的2010年、2011年凈利潤分別只有2.58億元、2.69億元。由此可見,中航精機擬注入資產的盈利能力存在一定的問題。
對于審計后凈利潤下降,預測業績下降的原因,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采訪了軍工行業研究員。該研究員表示,此舉不排除是公司有意做低業績,以利于順利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查。該研究員指出,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增發往往不會把業績定得很高,因為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小心駛得萬年船“。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由于具體的盈利數據已經改變,按照以前數據測算出的合理股價必然面臨高估的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