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華北停供部分工業用氣
2011-01-25 01:39:54
每經記者 喻春來 發自北京
去年此時,“天然氣荒”肆虐全國大部分地區。本月下旬開始,中石油已在華北等部分地區停止了對下游部分工業用戶的天然氣供應,以保證居民采暖用氣等民用氣供應。不過,由于今年各石油巨頭新上管線、提前動用儲氣庫、提前安排LNG的國際采購等措施,大面積“氣荒”目前在國內并沒有出現。
行業分析師認為,現在各地嚴寒天氣讓國內天然氣供應總體上有些缺口,但是相比2010年開年的嚴峻形勢,已大有好轉,因此“氣荒”在可控范圍內。
部分地區停供工業用氣
上市公司滄州大化今日發布公告稱,由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天然氣銷售分公司停止公司的天然氣供應,將導致公司尿素及硝酸生產裝置停產。
滄州大化并未具體透露可能會造成的損失金額。不過,其控股子公司滄州大化TDI有限責任公司及公司聚海分公司生產經營正常進行。
中石油華北分公司停止滄州大化天然氣供應,與近日的嚴寒天氣有關。根據公告,由于持續低溫影響,天然氣需求驟增,中石油華北分公司按照保民用、壓工業的原則,決定從1月20日起,停止向滄州大化供應生產用天然氣,只供應維持裝置保暖及居民采暖用氣。生產用氣將根據華北地區資源情況及氣溫狀況適時恢復供應。
中石油只在部分地區停供工業用天然氣,主要是為了優先保障居民用氣。據中石油集團網站稱,目前,中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已與沿線城市能源主管部門和下游用戶進行協調,調控調節工業用氣。沿線6個燃氣電廠用戶冬季停開、少開機組,從每月5000多萬立方米的用氣量,降至每月140萬~200萬立方米。
息旺能源天然氣分析師王佳媚說,華北地區一些工業企業出現限氣、停供的情況,在目前的情況下實屬正常,因為國內冬季與夏季的用氣峰差還是存在的,儲氣庫的建設也有一個過程,短期內不可能完全解決。
息旺能源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107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2.73%;其中,全年國內產量約950億立方米,凈進口122億立方米。
大面積“氣荒”難再現
不過,王佳媚認為,今年,國內大面積“氣荒”不會再現。東北的沈陽是用氣量較大的地區,2010年的用氣量為100萬立方米左右,年內天然氣供需缺口只有20萬立方米,而2009年的缺口遠遠超出這個數字。這2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供需缺口,完全可以通過進口LNG來補充。
王佳媚還指出,今年湖北、湖南的供氣緊張局面也相對緩解。以武漢為例,2010年的天然氣供應缺口在10萬~20萬立方米左右,而2009年的缺口在100萬立方米左右。
據中石油集團網站稱,去年12月5日,西氣東輸二線東段中衛至黃陂干線提前投產,提前經武漢西站和襄樊站進入忠武管道干線。忠武線反輸天然氣工程也在此之前順利完成第二批反輸改造。至此,忠武線與西氣東輸二線和西氣東輸一線天然氣管網正式連通,實現三線連通,開啟兩湖和川渝地區天然氣的“三通”。
忠武管道2010年冬季銷氣量達到17.71億立方米,比2009年增加3.93億立方米,增加幅度達35.74%。
截至去年12月14日,西氣東輸管道已從西氣東輸一線中衛站和黃陂站進氣,日進氣量由1000多萬立方米增至1700多萬立方米。同時,西氣東輸干線也從塔里木進天然氣70.79億立方米,煤層氣2.42億立方米。
2010年,中石油也早早采取了應對措施。2010年,中石油動用儲氣庫進行氣量調劑比上年略早一些,去年11月,主要保障北京地區的天然氣供應的北京天然氣管道公司大港儲氣庫群已開始從地下采氣,計劃采氣量超過500萬立方米/天。除大港儲氣庫群外,華北儲氣庫群也已投產試運行,兩座儲氣庫群的儲備氣量已達19.63億立方米,比2009年增加1.5億立方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