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凍北旱”撬動漲價預期 三類農業公司有望率先“破土”
2011-01-29 01:53:28
每經記者 張昊
2010年入冬以來,我國北方地區降雨量較常年同期明顯減少,部分冬麥地區發生旱情。2011年新年伊始,北方旱情持續發展。北方遭遇大旱時,我國南方地區出現了雨雪冰凍天氣。“南凍北旱”催生了農產品價格上漲預期,農產品板塊有望再次掀起炒作熱情,種子、水產品及擁有土地資源的上市公司有望率先啟動。
“南凍北旱”或成漲價催化劑
新湖期貨分析師時巖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1年受“南凍”影響的白糖、菜籽油等經濟作物中,白糖目前的市場價格已有反應。對于油菜籽,目前冰凍天氣未對油菜籽的產量造成實質影響,具體的判斷還需跟蹤隨后的天氣狀況。對于冬小麥,由于冬小麥幼苗在春天分孽快,因此如果春天延續干旱,冬小麥的損失會比較大。就目前情況看,干旱對冬小麥生長產生了不良影響,但損失擴大必須等到二、三月份才會顯現。因此,目前不能下結論判斷冬小麥大量減產。
“南凍北旱”對冬小麥、油菜籽產量是否造成很大影響,還需進一步觀察后期的天氣,但或許由于減產預期及旱凍對生產、運輸帶來的不利影響,國內食用農產品價格已出現連續漲勢。
首先,農產品批發價格創下歷史新高。2010年12月31日,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在176.1點,1月21日該指數已經上漲至189.5點,不到一個月時間上漲了7.61%,其中該指數在1月12日超越2008年2月形成的歷史高點181.5點。
此外,從國內商品期貨價格走勢看,雖然目前整個市場遭遇系統性風險,但農產品期貨的價格依然抗跌,甚至部分品種還逆勢上漲。其中玉米、豆粕、豆油、棕櫚油、白糖等期貨品種價格維持在歷史高點附近。
業內人士表示,“南凍北旱”催生了農產品價格上漲預期,農產品板塊有望掀起炒作熱情。
關注三類投資機會
從短期情況看,北京某大型券商分析師認為,可注意板塊中的三類投資機會:第一,上游的種植業;第二,不需要投入糧食的海產養殖業;第三,農產品價格上漲同時將伴隨著通脹壓力,具有豐富土地資源的上市公司將是抗通脹的代表。
首先是種子行業,種子位于農產品產業鏈的頂端,因此在農作物減產及價格上漲背景下,種子上市公司將是最好、最直接的投資標的。因此,登海種業、隆平高科、敦煌種業、豐樂種業等將出現持續的投資機會。
其次是海產養殖業,對應的上市公司包括獐子島、好當家、東方海洋、壹橋苗業等。從價格看,農產品價格上漲,海參、扇貝等價格將出現聯動上漲;從供求關系看,養殖海域資源有限,不過高端消費需求增長很快,這種供給關系將導致價格上漲。因此“量價齊升”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將提升,這也催生了海產養殖板塊的投資機會。
再次為擁有土地資源的農業上市公司如亞盛集團、北大荒將是抗通脹的最佳標的。亞盛集團前期已將虧損工業資產全部剝離,并置入農業資產。通過資產置換,亞盛集團的土地面積達到342萬畝,成為土地資源最為豐富的上市公司。談到北大荒,上述分析師表示,盡管二級市場中該股長期低迷,但公司出現了新的變化,比如前期上任了新的董事長,因此一旦公司基本面出現轉機,又坐擁優厚的土地資源,股價很可能徹底反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