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3-18 11:43:44
分析可以說,老百姓聽風就是雨,容易被一些謠言所誤導,并且有嚴重的從眾心理。但是,如果全國各地均出現這種搶購,我們不得不去反思,為什么會這樣?
李靜瑕
清晨起來,我還在想著是不是應該喝一杯鹽水清腸胃的時候,網上關于搶“鹽”的新聞,早就瘋掉了。
“北京的鹽有沒有被搶光啊,你有鹽吃不,不夠我給你寄點過來。”下午,在成都開店的姨接到我電話的時候,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我非常關切。姨說,今天她店里的鹽已經被搶空了,排隊買鹽的人都上千人,剛開始還一個人買兩三包,后來就有人央求買一箱或者幾箱了。
由于沒有準備,店里囤鹽不夠,姨父還專門去了趟成都某個鹽場,剛回店里,連車都沒有停穩,人們就擁上來搶了。不過還好,來搶鹽的人基本上都是街坊鄰居,會自動交錢。
姨說,成都家樂福的普通加碘鹽都漲到1.5元/袋了,有的小商店有的賣2元、3元一袋,不過由于做街坊生意,也講究良心價,她還是堅持1元一袋。
據去了趟某鹽場的姨父說,鹽場的鹽還有好多,幾十噸可能都有,這樣看來,供貨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不過還好的是,那個加碘鹽的供貨商,到姨父拿貨的時候,還沒有提高批發價。
根據報道,搶加碘物質的,不僅僅是中國出現搶購加碘鹽,美國西岸也出現搶購碘片潮,網上拍賣已推高至500美元一包。除了搶購加碘的物品,連日本的一些小吃等其他物品也有被搶購的現象。
搶購,無疑來自稀缺、心理恐慌等因素的主導。從表面來看,國內興起的搶鹽潮,被很多人恥笑,甚至于也被網絡拿來編成各種段子,拿來娛樂。但是,處于排隊購鹽的那些老百姓,他們并不認為這是一件很傻很天真的事情,他們認為這萬分緊要、危及生死是很嚴肅的事情,做以備后患的準備。
分析可以說,老百姓聽風就是雨,容易被一些謠言所誤導,并且有嚴重的從眾心理。但是,如果全國各地均出現這種搶購,我們不得不去反思,為什么會這樣?
在汶川地震的時候,我自己經歷過,學校第一天提供的面條里面還有很多材料,也有很多可以吃的東西,但是第二天,面條里面只能夠倒點醬油,而第三天,面條連醬油都沒有了,就吃白面。這種情況在地震中還算是非常不錯的了,還有很多沒有食物吃的,大有人在。
諸如面對類似日本這種突發性天災,我們的危機教育還遠遠不夠的。如果人們能夠在日常多一些危機意識,也不會出現今天這種大范圍搶購加碘鹽的局面,而會在平時做足準備。比起日本,中國可以算是泱泱大國,但是由于日本地震而給中國帶來的多種現象,足以表明,危機教育,也是我國需要開的必修課。
由于經歷過汶川地震,我進入一棟建筑物的時候,我會留意建筑的安全樓梯在哪里,廁所在哪里,屋頂上的建筑物是玻璃物質還是其他物質,因為玻璃物質有可能會在發生危險的時候刺傷人。可能,有人會說這是杞人憂天,但是,有點危機意識,在發生突發性事件的時候,我們才知道,該做什么,保持冷靜。
再看今天出現的搶鹽潮,可能不排除有鹽商炒作,以便坐地起價。打擊這部分的囤貨分子,穩定物價,政府要做的不僅僅是出來辟謠這么簡單了。
“我們沒有去買鹽,那個是假的,我們不相信。”還好,家里人都還比較鎮定,沒有出去買鹽打醬油。但愿這場風波早點過去,并且能夠給我們更多的思考,而不是單純的鬧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