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9 01:34:56
分析師稱,“這是廣汽集團最為恰當的整合之路。”這也是廣汽集團首次入股廣汽長豐(600991,SH)時,廣汽集團執行董事、董秘盧颯所說“一攬子計劃”的逐步推進。
3月23日,廣汽集團宣布重組廣汽長豐,按照方案,廣汽集團將發行A股用于換取廣汽長豐所有股東的股份。換股吸收結束后,廣汽長豐退市,廣汽集團為本次換股而發行的A股向證監會申請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盧颯表示,如果一切順利,廣汽集團最快9月底掛牌交易。此后,廣汽集團將迅速與日本三菱汽車在長沙成立50:50的合資公司。目前廣汽三菱項目已獲得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
自從頒布汽車振興規劃鼓勵兼并重組以來,廣汽集團成為最大贏家,重組原長豐汽車之后,順利獲得了菲亞特和三菱的合資名額。如今,廣汽集團按照計劃二次重組廣汽長豐,最終成立廣汽三菱合資公司,完成“三級跳”。
廣汽集團在3年的時間內,完成了構建A+H兩個資本運營平臺,再一次補充產業鏈的兩項戰略整合,實現了對大南方的區域布局。
資本重組 搭建兩個融資平臺作為中國第六大汽車制造商,廣州汽車集團(以下簡稱廣汽集團)上周宣布重組廣汽長豐的具體方案。盧颯表示,3月21日和22日,廣汽長豐和廣汽集團先后召開董事會,批準了相關方案。雙方將在未來45天后共同召開股東大會宣布重組方案是否通過。如重組方案通過,廣汽集團將上報中國證監會審批。如審批順利,廣汽集團有望今年9月底A股上市。
信達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邢海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有大中型汽車企業最終回歸A股上市的政策導向是非常明顯的,接下來,汽車行業還會有更多企業在A股市場搭建資本運作平臺。
2010年8月,廣汽集團(02238,HK)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駿威汽車(00203,HK)。
邢海芝分析廣汽集團的兩次資本運作認為,曲線上市的時間成本比較低,這也是當下廣汽集團最好的選擇。由于IPO時間長,同時廣汽集團自主品牌車型發展較為滯后,有可能主業務不符合上市標準,而且上市后融資更為迅速。
至此,廣汽集團通過私有化駿威汽車和換股吸收廣汽長豐有望實現H股和A股共同上市。廣汽集團董事長張房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上交所和聯交所共同上市后,廣汽集團融資更加自如。
合資三菱 完善車型整合品牌廣汽長豐總經理付守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汽三菱合資項目和二次重組長豐汽車其實是同一個項目,有先后順序。如果順利,9月底廣汽集團A股上市之后,廣汽三菱也將成立,這一項目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準。
據盧颯介紹,廣汽三菱的合作將分為三步走。首先,廣汽集團將以廣汽長豐為平臺,與三菱汽車成立股權比例為50:50的合資公司,開展深入合作;此后,三菱汽車將向新的合資公司導入新車型;最后,雙方將根據發展規劃向新合資公司追加投資,擴大產能。
對于三菱汽車與廣汽集團的合資,三菱汽車中國方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廣汽三菱合資生產的首款SUV將于2012年下半年上市。他表示,根據三菱汽車在中國的發展戰略,到2015年,三菱要在中國形成30萬輛整車產能。
上述三菱方面人士還表示,三菱汽車將保持與東南汽車合資公司的股權不變。目前三菱直接及間接持有東南汽車約29.5%的股份,是東南汽車的第二大股東。
50%與29.5%差距明顯,分析師稱,三菱汽車將在華戰略重點將向廣汽三菱傾斜是顯而易見的。
付守杰表示,未來廣汽三菱的地位將是“揚己之長,補己之短”。他說,三菱是以SUV見長,要繼續發揚這個長處,同時廣汽三菱要“在SUV的基礎上,將來要做轎車,成為全系列、均衡穩健發展的汽車生產商”。
去年,廣汽長豐與三菱汽車合資生產的帕杰羅銷量歷史性地突破1萬輛。付守杰表示,長豐汽車原來有比較好的基礎,重組之后,在采購成本、銷售和管理費用等方面都已得到優化,因此去年業績呈現增長。
自主品牌方面,付守杰表示,廣汽長豐的自主品牌獵豹將從廣汽長豐剝離出來,由廣汽集團自主品牌公司管理,使之成為傳祺之外廣汽的第二個自主乘用車品牌和基地。廣汽長豐主要生產SUV,彌補了廣汽自主品牌車型無SUV的空白。
現金流或成為擴張大考驗兩度上市均未融資,但近年計劃投資花費巨大,難道廣汽集團真的不差錢?
“說不差錢不太準確,但現階段廣汽沒有現金流壓力是事實,沒有迫切的融資需求。”張房有如是說。廣汽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廣汽在盈利規模、毛利率、凈利潤率及凈資產收益率等各個指標上,均處于國內汽車業領先地位。
張房有解釋,“十二五”期間廣汽集團的產能規劃和投資項目在“十一五”期間已經進行了均衡的投資,比如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的擴產建設等,因此現在沒有現金壓力。
邢海芝分析,廣汽集團重組廣汽長豐后,面臨產品、資本整合等問題,短期收益率將出現下降是必然的,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調整。
根據三菱方面相關負責人的介紹,廣汽三菱的首款整車將在2012年下半年投放市場。那么,達到盈虧平衡點,取得盈利,也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邢海芝分析,這期間,廣汽集團的現金流成為其能否良性發展的重大考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