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0 09:17:10
中國央行本周二宣布加息0.25個基點,周三滬指成功沖擊3000點,全球股市都向上,其中美國股市收在3年來的最高點附近;周四市場等待歐洲央行加息決定,滬指收盤仍站在了3000點以上并創出今年收盤價新高,這也向全球市場發出繼續向上攻關奪寨的信號;周四晚間,歐洲央行如期加息0.25個基點,基準利率至1.25%,終于脫離歷史低點。當晚全球股市出現小幅度調整,但油價卻突破110美元大關,顯示大宗商品市場和非美貨幣還要上漲。
歐洲央行加息,全球央行中似乎多了一個抗通脹的伙伴,但這個伙伴卻是個追漲通脹的角色,也就是說,歐洲央行即使未來再加息,也是加在通脹繼續上升之后。歐元區不會在今年恢復正利率。正是因為看準了這一點,原油價格才敢在歐洲央行加息當晚沖上110美元大關。我們從當晚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的講話中也可以看出,他的講話閃爍其詞,既強調本次加息絕不是加息周期的開始,又表示將密切關注未來的通脹形勢,有可能在7月再次加息。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歐洲央行決定加息的前一天,葡萄牙留守內閣總理曾非正式地向歐盟提出了救援申請,使得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擔心雪上加霜,但歐洲央行最終還是決定不顧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甚至包括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的高負債、低增長狀況,執意兌現加息承諾。這從反面說明,歐元區的通脹水平已經讓歐洲央行官員和老百姓忍無可忍——抗通脹的迫切感不是來源于責任,而是來源于越來越大的通脹壓力。
歐洲央行加息后,全球外匯市場和股市怎么反應的呢?稍微調整了一下,與通脹上升相關的市場和產品繼續上漲。我在中國央行加息的第二天曾發文認為此舉將助長全球風險偏好情緒,而當我看到歐洲央行加息后國際市場包括A股的表現,我不得不再說:歐洲央行加息,將助推全球風險偏好情緒。
各國央行紛紛加息,歐洲央行加息之后肯定會有更多央行跟進,但通貨膨脹有自身的規律,尤其是輸入性通脹,靠幾個國家加息肯定控制不住,更何況這些國家的加息完全是被迫的,缺乏壯士斷腕的勇氣。
缺乏勇氣的關鍵是沒有實力,前怕狼后怕虎,擔心經濟被加息打壓回去。比如英國央行,看著通脹率已經超過4.4%還是不敢加息。發達的歐洲其實已經很差錢,必須依靠輸血才能生存。歐洲央行為什么在歐元區經濟復蘇仍然充滿疑云的時候執意要加息呢?
很多人分析這是為了守信譽——因為其央行官員大都主張單一貨幣政策,即盯住通脹率,既然通脹率已經高達2.6%,當然要升息。但是,為什么英國的通脹率高達4.4%卻不敢升息呢?說句實在話,歐元區通脹率并不是很高,還可以挺一挺。歐洲央行真正的考慮可能還是為了信譽,但這個信譽卻是借錢的信譽。歐洲央行一定進行過這樣的權衡:加息的確有可能拖垮歐元區一些國家的經濟,但歐元區面臨的最大問題卻是怎么借到錢,怎么維持絕大多數國家的運轉。試想一下,歐洲最大的債權人日本在遭受特大地震和核污染之后肯定沒有錢再借給歐洲了,怎么能夠吸引其他買主繼續買入歐元區債券呢,“甜頭”唯有加息,而且只能是小幅度的加息。
從全球市場尤其是外匯市場觀察,投資者已經非常明白歐洲央行的這種 “綏靖”心理,在歐洲央行宣布加息之后,對沖基金再度推高歐元,吸引跟風盤,大有與歐洲央行游戲到底的意味。
市場是最好的老師,它已經清楚地告訴我們,通脹是壓不住的,靠中國央行加息壓不住,靠歐洲央行加息也壓不住,未來可能有更多的央行參與加息隊伍,還是很難壓住。唯有等待美聯儲也加息,而這可能還要等待很久。
時間就是空間,市場會很好地利用歐洲央行與美聯儲加息的時間差,讓風險偏好情緒“再飛一會兒”。因此預計,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還要上漲,尤其是原油還要漲,各國股市中的抗通脹板塊和股票,如果具有估值優勢,也還要漲;非美貨幣中的風險偏好型貨幣還要漲——當然不會漲很多,而一個對美元指數影響較小的板塊,即息差交易貨幣板塊還有很大上漲空間。一個類似2007~2008年上半年的市場局面將重演,歐洲央行加息前的市場趨勢將被強化,即美元指數在低位徘徊,不斷創新低,而全球股市及大宗商品市場和非美貨幣則會在震蕩中反復創新高。當然,這個創新高的進程也是風險積累的進程,漲到一定時候將會出現類似2008年7~8月份的暴跌。這個拐點出現的條件大約有兩個:一是美聯儲提前結束超寬松貨幣政策;二是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這兩件事若疊加在一起,將發生比歐債危機還大的全球經濟危機。這也許就是美聯儲堅持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戰略目的。
抗通脹實際就是看不見硝煙的戰爭,首先選擇加息的國家未必是將來的勝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