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9 01:46:28
昨日,創業板指數創下年內新低,個股哀鴻遍野,交易的近200只個股中,僅10只上漲,樂視網、寧波GQY、萬順股份三只個股跌停。
基金公布的一季報統計顯示,一季度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加倉了37只創業板個股,儼然成為了基金的“傷心地”。
而銀華基金一貫看好創業板的結果,則是在本次基金凈值整體下跌中,充當了“領頭羊”。
銀華內需凈值下跌居首隨著大盤的下跌,基金凈值普遍受傷,而創業板創下年內新低,使得重倉創業板的基金凈值更為受傷。
青睞創業板的銀華內需優選本周三個交易日凈值下跌接近6%,成為股基中凈值跌幅最大的基金。其他重倉創業板個股的天治創新先鋒、信達澳銀中小盤、金元比聯寶石動力、華寶興業新興產業、寶盈資源優選等基金的凈值損失均在3%以上。
不少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已經減倉創業板,躲過本周大跌。一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深圳某基金經理表示,今年一季度以來,都“不敢染指創業板,看好的行業或者個股,因為估值太高不敢買”。
同時他向記者表示,一些有競爭力的創業板公司跌到位之后,可能會提供好的介入時機,不過“現在并未參與”。
上投摩根基金認為,目前,金融地產等權重占比大的板塊估值很低,因此市場缺少大幅向下的基礎,市場已經逐漸顯現投資的價值。中小盤和成長類股票在今年出現了明顯的下跌,部分行業的估值水平得到了較好的向下修復,也缺少繼續大幅下跌的基礎。
同時,上投摩根認為,未來股市的風險集中于業績不達預期的中小市值股票和成長性股票,其業績和估值導致的雙殺效應,風險尤其大。如果物價沒有出現超出預期的漲幅,那么未來的機會存在于低估值大盤股。
銀華“豪賭”創業板創業板推出以來,市盈率高企,“三高”問題早就為市場埋下了泡沫。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機構熱衷新興產業故事,頻繁參與中小板和創業板,成為了吹泡沫的重要力量。
今年一季度,雖然不少基金在撤離創業板,但是不乏堅守甚至加倉創業板的基金。記者根據一季報發現,加倉創業板的基金不在少數。
金元比聯寶石動力加倉鼎龍股份,截至一季度末其前十大重倉股持有的創業板比例高達16.14%,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初步統計,該基金為所有基金中,前十大重倉股中持有創業板個股比例最高的基金。
大中型基金公司中,銀華基金對于創業板較為青睞。銀華優質增長在今年一季度再度加倉碧水源和萬邦達。截至一季度末,銀華優質增長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創業板個股占基金凈值比例的8.07%。銀華系的銀華內需精選同樣是手握大比例的創業板,前十大重倉股中的機器人和萬邦達占基金凈值的9.37%,在所有基金的中居前。
事實上,銀華系基金對于創業板的青睞始于創業板推出之際,隨后創業板公司的追捧一直熱度不減。在今年一季報中,銀華基金并不回避對于成長性的青睞。
銀華優質增長基金經理表示,仍將堅持從下到上的個股選擇思路進行投資,注重投資標的持續成長價值。未來主要的增倉方向仍然是大消費、服務、TMT(科技、媒體、通信)、節能環保、新能源、新經濟、先進制造業等經濟結構轉型受益行業。銀華內需精選的基金經理同樣表示,繼續維持對于新興產業核心配置。而基金經理看好的這些行業大部分集中于中小板、創業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