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8 01:25:14
鄭州文交所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諸多問題被質疑。近日,河南省政府金融辦 (以下簡稱河南金融辦)下發《關于加強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鄭州文交所文物份額交易、份額交易產品來源、會員投資人資格等五個方面提出了要求。
在國家文物局網站刊出函件稱,鄭州文交所涉嫌違法從事文物經營活動,并要求河南省文物局就此展開調查后,河南金融辦在近日發布《通知》。河南金融辦稱,發出該《通知》是根據鄭州文交所注冊以來出現的有關問題和新情況,是為保證鄭州文交所的“健康運行”。
其中,河南金融辦要求鄭州文交所盡快與有關部門溝通,解決文物份額交易問題,并采取措施確保投資者利益不受損害。“關于解決文物份額交易的問題,現在可能不便由我們一家來講,這方面目前缺乏法律界定。”昨日(5月17日),鄭州文交所總經理張保盈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河南金融辦同時要求對參與權益份額銷售和權益份額轉讓的文化藝術品嚴格把關,確保其來源合法、合規。
此外,河南金融辦要求所有參與文化藝術品權益份額銷售和權益份額轉讓的會員投資人除符合鄭州文交所制定的《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合格會員投資人標準》外,還需符合如“會員投資人在托管銀行交通銀行開戶的,必須是在交通銀行存款達到50萬以上的沃德卡(金卡)VIP客戶”、“會員投資人在托管銀行廣發銀行開戶的,須是在廣發銀行存款達到30萬元以上的‘真情理財’貴賓卡客戶”,并要求鄭州文交所立即對不符合《通知》要求的會員投資人進行勸退。
另外,河南金融辦還對托管銀行資格、傭金以及稅收等進行了要求。
鄭州文交所表示,對此已于5月15日下午3時召開董事會,其后又召開經營班子會議。公司官方網站也發布公告稱,“公司認真學習貫徹了《通知》精神。會議按照省政府金融辦通知要求,對近期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情況和問題進行認真梳理研究,對下一步工作作出了具體安排和部署,以確保國家、投資者、持有人利益不受任何損害,確保鄭州文交所依法、合規運營,確保鄭州文交所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河南金融辦嚴格要求,對鄭州文交所來說是好事。”張保盈說。
相關新聞創作者之子爆料:王迪曾來買過藍田泥塑王迪否認上市的“藍田泥塑”為其所有每經記者 孫嘉夏 發自上海“早幾年,王迪就來過。”王藍田之子王學峰說,“來過好幾次。當時看他出價合適,就賣給他了。”
“作品多少錢一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詢問。“千兒八百吧。”王學峰回答。
作為鄭州文交所第一號份額產品,由王藍田創作的83件“藍田泥塑”如今以組合的形式被估值為3000萬元。
“我們不是這次上市產品的持有人。”王學峰解釋,“目前無法判斷由王迪所購入的泥塑,與此次上市的泥塑是否為同一產品。”
而王迪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否認“藍田泥塑”為其本人所擁有,稱龍門博物館實行的是寄展制,而“藍田泥塑”可能是龍門博物館會員所有。
此前,龍門博物館的網站上曾詳細介紹、展示了部分藍田泥塑作品。龍門博物館是由王迪個人投資組建的民營博物館。除任該館館長外,目前王迪還是鄭州文交所的實際控制人。
在王迪掌控的龍門博物館網站上,介紹了王藍田的泥塑作品,其中包含有 “三國人物”、“西游人物”等泥塑作品,并附上王迪與王藍田的合影。而鄭州文交所發布的藍田泥塑銷售說明書顯示,此次83件藍田泥塑作品中,也包含有“三國人物”、“西游人物”等。
“我們不是這次上市產品的持有人。”王學峰表示,“如果單純以作品外觀辨別,此次上市的作品是否與王迪所購入的為同一批,比較困難。”
“以前作品賣得便宜,10元、8元就賣了。賣給王迪時,可能是千兒八百。有人下訂單,我們可根據需要做。”王學峰表示,“老爺子的作品藝術含量比較高,而且根據作品的難度不同,售價也不一樣。”
王學峰曾以“藍田泥塑”傳人的身份,前往上海參與世博會活動。當時報道稱,“在世博會展銷的5天時間,2000多件專門為世博會創作的 ‘泥咕咕’幾乎銷售一空。”“當時的售價是1000元一個。”王學峰表示。
此外,記者查詢到2009年報道楊玘屯泥塑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的文章。該文章介紹,上述公司“年產泥塑產品80余萬件,實現銷售收入600萬元。”河南省浚縣黎陽鎮楊玘屯村為王藍田生長之地,當地農戶多具備捏制泥咕咕的技能。“如果放在我們村子里賣,當然值不了這個價。現在企業化生產泥咕咕,也會拉低價格。但到鄭州文交所這個平臺,就不一樣了。”王學峰認為,“老爺子留下的作品不多,藝術含量不是企業量產可以比的。”
“現在我們主要的工作放在第二批份額產品的推出上。”張保盈表示。在鄭州文交所計劃推出的第二批份額產品中,包括由5位考古專家所著的“考古中國”系列圖書、動漫“安格格”版權、靳之林創作的大型油畫《南泥灣》及其1961年版《南泥灣》素材原稿組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