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1-06-17 08:22:11
上證指數跌破2700點,六月A股果然要陷于“絕境”,歷史經驗似已驗證大半,只差七月“翻身”。但“翻身”尚需具備兩項必要條件,其一是貨幣政策放松;其二是經濟重新提速,上市公司業績重回上升通道。基于上述條件,假如“七翻身”的股諺兌現,那么誰將成為引領市場反彈的主要力量呢?
猜想一:高Beta行業
想必投資者對貝塔系數(Beta)并不陌生,該系數反映的是一種證券或一個證券投資組合相對于總體市場的波動性。一只股票的貝塔值越大,說明該股票相對于大盤的波動幅度越大,反之也成立。也就是說,在整體市場向上運行的情況下,投資這類股票往往會取得顯著超越大盤的收益。
事實上,高Beta股票的漲跌通常對市場流動性更為敏感,也就是說,一旦貨幣政策放松的條件成立,這類股票或將成為市場中表現最佳的股票。統計申萬23個行業板塊近24個月的Beta算術平均值可以發現,該數值大于1(波動幅度超越大盤)的行業板塊有5個,從高到低分別為黑色金屬(1.49)、采掘(1.45)、有色金屬(1.34)、金融服務(1.25)和房地產(1.17)。
考察最近幾次大盤的階段性上漲,上述板塊表現足以印證這一結論。2010年10月行情中,上證指數上漲18.98%,有色金屬漲幅34.59%,采掘上漲24.05%,是該輪行情中漲幅最高的兩個行業指數。2011年2月初到4月中旬,上證指數上漲9.3%,黑色金屬漲幅20.09%,房地產漲幅16.63%,為該輪行情的領漲行業。
猜想二:業績增長板塊
對于股票投資者來講,公司業績增長才是實實在在的理由。因此,如果市場果真走強,那么這類股票也將擔任領軍先鋒的角色。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依托經濟增速,也就是“翻身”的第二個條件。需要投資者關注的行業和個股或許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有特殊政策指導的傳統行業,對于2011年來說,最重要的仍是保障房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的硬指標仍有大部分等待開工,這將首先對上游行業形成實質利好,如建材和工程機械;同時也會對中下游行業形成帶動作用,如房地產和家電。
其次是政策長期支持的新興產業。從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到新技術應用,再到市場擴容,無疑為相關行業創造了巨大的機會,參與其中的企業也將因此受益。根據此前規劃,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
再次是本身具有較高成長性的公司。這類公司并不局限于特定行業,更依賴于公司本身的特質,如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以及優化的商業模式等。在A股的歷史上并不缺乏這類公司,但數量較少,比較典型的例子是蘇寧電器(002024,)。從這類股票的走勢看,任何一次深幅調整都是非常好的買入機會。
此外,一些受累于通脹的公司也值得關注,這類公司集中在產業鏈的中游,在過去的一年中由于原材料價格高企導致產品毛利率顯著下降,進而影響了盈利能力。目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已經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從PMI購進價格分項上也可以看出材料成本出現了顯著下降。這將促使此類公司的產品毛利率得到恢復,從而提高業績。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我們提出了不少可能跑贏大盤的投資標的,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市場環境的回暖。從近幾日市場的運行情況看,投資者仍需耐心等待介入機會的來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