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6-17 08:34:08
每經網6月17日北京電(每經記者 李澤民)
6月16日,農業部召開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會議。農業部在會上提出,力爭到“十二五”末期將全國農藥使用量減少20%。
同時,要降低農藥使用風險,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
會議稱,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每季可減少防治1~2次,農藥用量降低20%,作業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每畝水稻、小麥減損增產分別達50公斤和30公斤以上。
會議指出,專業化統防統治不是統一組織打農藥,更不是只打化學農藥。評價專業化統防統治的成效,不僅要看防治效果,更要看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否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有效。
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潘文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長期深受農藥污染問題困擾的中國來說,這無疑是一項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舉措。
據了解,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農藥生產國和使用國,而農藥的大量使用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對水、土壤、空氣等均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早前中國政府公布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顯示,農業污染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一大污染源,而農藥則是造成該類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與此同時,過量的農藥使用也帶來了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直接威脅到中國公眾的健康。
公開數據稱,我國單位面積化學農藥的均勻用量比世界高2.5至5倍,每年遭受殘留農藥污染的作物面積達12億畝。有專家指出,針對農藥殘留問題,我國已采取了多項應對舉措,但是農藥殘留超標至今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全國政協委員馮培恩稱,要處理農產品農藥殘留高問題,首先要優化農藥消費構造,加快淘汰高毒高風險農藥種類,加快創新、開發和推行高效、平安、環境友好和低殘留的農藥產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