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媒體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媒體聚焦 > 正文

          G20倡議“Amis計劃”:農產品信息有望全球互通

          每經網 2011-06-24 14:35:36

                  每經網6月24日北京電(每經實習記者 彭斐)

                  6月22日至23日, 20國集團(G20)農業部長會議在法國巴黎召開。據外電報道,G20將做出一項嘗試:通過收集整理全球農產品庫存和產量方面的更詳盡的市場信息,來降低農產品價格的波動性。這項命名為"農產品市場信息系統"(Amis)的 計劃可謂應運而生。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本次G20部長會議難以達成共識,理由是"G20內部在糧食市場價格波動的成因、是否應當限制糧食出口和使用生物燃料的看法上,仍然存在較大分歧"。

                  全球糧價再漲,G20欲推"Amis計劃"抑糧價

                  6月22日至23日, 20國集團(G20)農業部長會議在法國巴黎召開。本次會議以未來10年全球糧食生產和供應前景為主要議題,探討如何保障糧食供應,滿足全球糧食需求,防止國際糧價劇烈波動。

                  本月17日,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和經合組織(OECD)聯合發表了一份題為《2011年至2020年全球農業前景》的報告。這份報告為此次20國集團農業部長會議提供了可供談判的對策和建議,要求世界各國在未來10年里制定糧食生產中長期規劃,采取措施促進全球糧食增產,減少農產品國際市場的波動。

                  報告中指出,全球人口增長及新興市場國家的消費增長,將繼續擴大對農產品的需求。報告認為,與2001年至2010年的全球糧食價格相比,今后10年全球糧價還將保持較高水平,2011年至2020年,全球農產品價格將持續增高,預計漲幅將高達20%至30%。

                  數據顯示,盡管本季度糧食價格已經有所穩定,但相比一年前已經上漲50%。貧困地區以及以進口為主的地區已經受到嚴重影響,尤其在小麥和玉米市場,庫存量十分低,這就意味著,如果遭遇天災或者其他問題,糧食價格將再度上漲。

                  本周二,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稱,今年下半年,農產品價格很可能繼續維持在高位波動的走勢。這一跡象表明,糧食漲價壓力不會在近期內減輕。目前,由于產量不足、需求旺盛,加之庫存降至數十年來最低水平,世界經濟正陷入自2007年以來的第二輪食品價格危機。

                  據國外媒體之前報道,20國集團將為上述情況做出一項嘗試:通過收集整理全球農產品庫存和產量方面的更詳盡的市場信息,來降低農產品價格的波動性。這項命名為"農產品市場信息系統"(Amis)的計劃可謂應運而生。

                  法國已將糧食安全問題當作今年擔任G20輪值主席國期間的工作重心。它將召集G20成員國農業部長于本月在巴黎舉行會議。法國官員表示,Amis計劃的啟動將排在議程首位。

                  西方媒體強調,本次G20農業部長會議是在全球農產品期貨價格預期持續提升的背景下召開的,這有助于會議達成成果。

                  發起這項計劃的法國農業部長布盧諾·勒麥爾(Bruno Le Maire)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市場不能盲目地運轉。我們需要可靠的庫存和產量信息。"

                  勒麥爾認為,各國農業官員們一直依靠零零碎碎的全球農產品供應和庫存信息,這阻礙了他們的決策工作。盡管美國等一些國家會公布及時、詳細的數據,但包括歐盟(EU)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國家都遠遠做不到這一點。

                  "Amis計劃"恐受阻G20內部分歧

                  各國農業部長于6月22日至23日在巴黎會面,討論相關細節并授權糧農組織為該計劃設立一個秘書處。Amis計劃將從糧農組織、各國際機構和G20成員國那里獲得數據。

                  迄今一直對本國農產品庫存水平保密的中國,也將加入Amis計劃。勒麥爾表示:"(中國)第一次準備公開相關數據。"他表示,北京方面在政治上仍存在一定的顧慮,不愿完全公開庫存水平。他補充道,中國將"逐步"披露相關數據。

                  《2011年至2020年全球農業前景》中指出:全球農產品市場格局將繼續發生"漸進性變革":發展中國家的糧食生產和供應比重將逐步增強,拉美國家因糧食種植面積和生產率的提高而成為未來全球農業增長的"發動機",同東歐國家一起成為糧食供應國家。

                  據一名G20官員透露,該計劃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啟動,一開始只會涵蓋小麥、玉米、大米和大豆的月度數據。有分析人士認為,本次G20部長會議難以達成共識,理由是"G20內部在糧食市場價格波動的成因、是否應當限制糧食出口和使用生物燃料的看法上,仍然存在較大分歧"。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顯示,今年世界糧食價格指數已達到1990年以來最高水平,要求國際社會聯手干預糧價的呼聲日漸高漲,但許多國家對此持不同意見,并引發爭議。

                  反對干預的是美國、澳大利亞、南非、巴西、阿根廷等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國,因為他們是糧價上漲的直接受益者。支持干預的是糧食進口國,特別是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和地區,他們需嚴防糧價上漲導致政局不穩和社會動蕩。

                  巴西外交部扶貧國際行動司官員朗杜·菲略表示,世界糧食本可達到供需平衡,現在出現巨大需求缺口,原因并非糧食短缺,而是缺乏購買途徑。金融期貨交易成為影響糧價穩定的一大因素。由于金融投機因素的存在,生產者以低價出售糧食,而消費者卻以高價買入。

                  據了解,20國集團農業部長已對此基本達成共識,認為應成立國際觀察機構,跟蹤世界糧價上漲趨勢,調查漲價原因,及時采取措施穩定糧價。

                  另外,保障全球糧食安全,還需各國共同鼓勵糧食生產,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單位產量,提高糧食庫存以減少對市場的依賴,建立新的機制來加強農業生產、消費、庫存和貿易方面的信息交流和透明度,并對影響糧價穩定的金融交易制度進行改革。

                  同時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快速增長周期結束,但仍然是油料作物、糧食作物和畜產品主要供應國。以美國為首的北美地區將是農業出現增長的唯一高收入地區,西歐農業生產和競爭力因受環境、成本和土地限制將下降。
           

          責編 劉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第1页亚洲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 | 综合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