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7-08 13:24:26
每經網7月8日上海電(每經記者 莊春暉)
7月7日,“2011年當當網自營百貨采購洽談會”上海站活動上,《每日經濟新聞》就當當百貨新進展、電子書計劃、以及與京東商城的競爭等熱點話題等專訪了當當網聯合創始人、執行主席俞渝。
采購規模4億元
洽購會上,當當網將自營百貨供應商分為服裝鞋帽、美妝、食品、母嬰用品及玩具、3C電腦等八個門類,并派出對應的事業部負責人對接交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到場的供應商約有450家,據之前了解,當當網在北京地區的供應商有500家左右,上海地區目前僅為50家,相對規模小了不少,當當網希望能借此次上海洽談會提升該區域的供應商數量到至少300家。
當當網將上海與廣州視為自營百貨的兩大供應基地,在公司聯合創始人俞渝眼中,廣東玩具皮具,上海日百。她透露,“這一輪采購規模是4億人民幣”。
俞渝還表示,當當網以著手在滬、穗兩地建立專門的“日用百貨采購運營中心”,并大力組建區域的買手團隊,“買手團隊就是為了當當的自營做采購,涉及到各個品類。因為這兩個區域的商品生產很活躍,需要更近距離和更快的反應速度。”她估計,采購運營中心建成后,單地買手將達數百人的規模。
另據俞渝透露,當當網將專門為其服裝事業部新招聘組建500~600人的團隊,服裝是當當網在今年二季度正式獨立出并力推的品類,6月29日,當當網正式轉為事業部結構,分為數字業務事業部、服裝事業部、出版物事業部、嬰童事業部、數碼家電事業部和日百事業部等六大事業部。
而5月份公布的當當網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當季當當網的凈利潤為310萬人民幣,主要收入還是來自利息,在不斷上升的成本逼壓下,盈利狀況仍不算明朗。俞渝也承認,“各事業部都在大量招聘,短時間之內肯定會有成本上升,但這些招聘可視為儲備人才,為了跟上快速擴張的規模不得不如此。”
俞渝點評圖書業
當當網是以網上售書為根基發展而來,成為了該領域的老大,如今,當當網希冀在數字出版方面再奪領先地位。
俞渝向《每日經濟新聞》透露,當當網將在今年四季度推出自己的電子書,即數字內容。據此前當當網官方的消息稱,到今年年底當當網將有超過3萬本圖書30%的內容電子化,并推出iPhone和安卓系統應用。
但是當當網對是否推出自己的電子閱讀終端一題始終未知可否,表示目前市場上的閱讀器硬件價格過高,俞渝等認為,電子閱讀器的價格如能降到500元之內,方為合理水平。
交談轉而回到電子書內容上,俞渝的表情立刻豐富起來,她有信心當當網正在打造的電子書城將再拔行業頭籌,“當當網跟各個出版社出版公司十幾年來都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我們也在盡力減少它們對利益的擔憂,以獲得版權。可以保證,當當網的電子書內容會以暢銷書籍為主。不能幾代人老是只有看《三字經》《紅樓夢》這些。”(暗示因知識產權保護期已過而沒有版權糾紛的書籍,此類書為國內多數閱讀平臺常見)。
俞渝強調保護圖書版權就是給寫書的人以尊嚴,不過她卻表示不認可京東商城近期所提出的“作者版稅補貼計劃”,京東商城今年以來在圖書領域與當當網展開了數場超低價格的貼面肉搏,6月,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提出,給予自動提交作品到京東的作者以該作品銷售額3%的補貼。
俞渝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我認為這件事噱頭大些”,她解釋說“圖書業是一個生態鏈,在這個鏈條的最上游往下數,有創作作品的作者、負責校隊編排包裝的出版者、離不開媒體的宣傳,最終到了當當、京東這些零售商手中。如果鏈條的最后一個環節跳出來要直接補貼第一環,卻對中間環節上也在付出的各方的利益不顧,最終會破壞生態鏈,起不到好的效果。”俞渝稱,當當網不會效仿此類所謂的補貼計劃,“當當堅持賣正版就是對作者的回報,我們希望讓出版社和作者都獲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