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9 00:58:48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沉寂了兩年之久的華晨汽車,終于釋放出一款新車,但與此同時,也釋放出了另一個信號,那就是華晨日后將會繼續深度借鑒寶馬,為自己貼上“中國寶馬”的標簽。
日前,華晨品牌全新車型H530在北京上市。有消息稱,華晨將利用老款寶馬5系轎車平臺生產中華H7系轎車,填補中華品牌在高端車型上的空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華晨汽車與寶馬公司就此事基本達成一致,同時還涉及一款發動機的轉讓。
隨著中華H530的上市,以及中華H7系車型的日漸明朗,華晨汽車對中華品牌的定位也趨于明確。繼華晨寶馬對寶馬陷入深度依賴后,華晨旗下中華品牌的“寶馬化”進程明顯加速。然而,在行業專家看來,借助合資企業的平臺轉讓發展自主項目,并非是一條“安全”的道路。
“寶馬化”市場定位
在H530華麗的上市發布會上,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用 “生不逢時”來描述中華H530的上市。作為中華品牌的全新中級車,H530的定價與駿捷大體相同,以低價搶占10萬元以下市場的目標,沒有變化。
在目標競爭車型方面,H530定位于新寶來、朗逸等產品,同時,還制定了今年月均3000輛的銷售目標。
月銷量的目標制定,顯露出華晨汽車對于中華H530的細分市場分析更趨理性。
“H530上市生不逢時,只能靠高性價比取勝。”祁玉民表示。在2011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7月我國乘用車自主品牌共銷售352.34萬輛,同比下降1.03%。
但是,對于華晨汽車而言,艱難并非全部源自上市時機與外部市場環境。H530作為繼駿捷之后,華晨汽車現有團隊打造的首款產品,壓力之大不言而喻。
“未來中華品牌的每一款車都會高于H530。”華晨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邢如飛表示。
實際上,中華H530是華晨汽車中華品牌中高端化的試水之作,也是其加速寶馬化進程的首款作品。
值得尋味的是,中華H530這款以數字形式來命名的新車,在命名方式上同樣高度模仿“親家”寶馬。據介紹,中華品牌新車型將啟用全新的命名體系,新命名體系規定中大型車的命名代號為“7”,中型車的命名代號為“5”,小型車的命名代號為“3”。
無論從命名到車型,還是其國際化的設計團隊,華晨的自主品牌業務在依賴寶馬的道路上已欲罷不能。
多元化資金支撐
祁玉民表示,現在的華晨已經不是五年前的那個“窘迫”的汽車公司,現在華晨汽車“不差錢”。他告訴記者,“寶馬的快速發展,從3萬輛將來要到30萬輛。此外,金杯發展很穩健,寶馬賺的錢可以繼續增加對金杯的投入。對于中華,這是我們最關心、最重要的品牌,我們一定會全力進行中華的研發和發展,同時募集更多發展資金。”
與很多汽車集團多元化的經營模式相同,華晨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賺錢方式。例如,華晨押寶的專用車領域,未來每年將以35萬~40萬輛的速度增長,商用車項目金杯近年來發展穩健。此外,包括華晨系三大上市公司在內,都在不同程度地發展多元化產業,例如在內蒙古和遼寧建立的七個風力發動廠等。
除華晨寶馬穩定增長的銷售收入外,華晨還有多條為中華品牌“輸血”的途徑。但是,依靠外部輸血維持生存的狀態并不能持久。
“這種情況并不罕見,我國幾個大型企業集團基本如此,但是這種顯得‘受制于人’的發展并不健康。”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賈新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面對當下外方企業全面收權的狀況,中方在合資企業中得到的利潤并不一定持續。比如,以大眾汽車為例,在合資企業全面上量后,通過品牌宣傳等方式加強自身主導地位,獲取更多利潤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
但是,華晨情況有所不同,寶馬全面掌握合資企業的研發、銷售、市場等各個環節,華晨汽車對于寶馬的依存度之高有目共睹。
“現在,寶馬需要加速國產化,搶占中國豪華車市場份額。這一狀況完成后,華晨汽車怎樣維持在合資企業中的利潤空間并非易事。”汽車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十年規劃求解
“目前省內非常支持華晨發展,為了把中華轎車做強做大,愿意再給我10年時間。”祁玉民這樣表述中華品牌究竟才能發展壯大。盡管十年之期并不算漫長,但事實上,中華品牌的扭虧為盈仍然任務艱巨。
賈新光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華等自主品牌現在都遇到了發展挑戰,在現在市場情況以及產品結構可利用的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小。
祁玉民透露,他本人已經著手為中華品牌制定未來10年的發展規劃。在自主品牌傳統車型方面,祁玉民說,排除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拿錢買,“技術是買不來的,看起來把技術買來了,但你不能消化和吸收”;第二種方式是閉門造車,因為“世界已經國際化了”。
因此,華晨汽車選擇了國際深度合作,依靠國際深度合作來學習他們的技術,消化他們的技術,培養中方人才,通過國際合作來解決。
顯然,這就是祁玉民眼中的中華品牌的“寶馬模式”。雖然,華晨汽車官方表示,目前華晨并未收到任何關于寶馬5系平臺轉讓的相關信息。但是,在轎車及高端車型方面對于寶馬的全面依賴已成事實。
作為一種自主品牌發展過程中的新嘗試,這無疑解決了短期成本問題。然而,后續車型平臺的保障以及關鍵技術的共享成為其發展過程的不確定性因素。
“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中方對于關鍵技術的掌握程度。”賈新光告訴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