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0 01:23:20
現在,我們都在抱怨吃的東西、喝的水不放心,這說明我們面臨一個誠信非常匱乏的時代。企業和個人該如何應對?日前,搜狐網舉辦的“藍草坪論壇”就“企業誠信體系”做了探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認為:“前段時間康菲事件的發生,使我們認識到,在飛速發展的中國,只有堅守商業倫理才能被社會尊重和接受。要呼喚企業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堅守誠信經商,這樣中國的品牌才會更加得到尊重。”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認為:“這是一個信用缺失的社會,可能一部分企業家是信用缺失的,最近揭露出來的味千拉面的湯料是虛假宣傳,很多餐館里面用地溝油,很多調味品都是名不副實的,很多產品的質量都不過關……信用時代,實際上是以每個人的信任為基礎,同時也需要有一些機制,政府的執法部門就是公眾信心很重要的基礎。對于企業來說,沒有信用的時候如何擔保別人來相信你?”
愛國者副總裁曲敬東認為:“關鍵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活著的意義。所以,我想如果我們把很多東西看得淡一些,看得遠一些,我們就知道誠信對一個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我們應該對未來抱有希望,應該從自身做起,共同營造一個誠信的環境”。
北大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段震文認為應重構商業倫理,“從重構政治倫理開始,正本清源”。他說,柳傳志曾經接受媒體采訪,面對提問“經營企業最不能容忍的缺點是什么”,柳傳志說“最不能容忍的缺點是不誠信。”另有相關人員表示,“誠信是任何企業應有的基本商業價值觀?!?/p>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