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院士造假門”事件升級:石元春喊冤 舉報方稱證據充分

          2011-09-22 01:07:45

          Default-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吳豐恒  發自北京

           

              昨日(9月21日),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三院院士”石元春遭網絡實名舉報的事件有了最新進展。《科學時報》日前公開了石元春撰寫的《事實與真相》一文,文中石元春對  《中國學術腐敗第一貪——揭露、控告原北京農業大學校長、“三院院士”石元春的學術腐敗》(以下簡稱舉報材料)列舉的問題逐條進行了批駁。

              昨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首次接通了石元春研究生班同學陶益壽、林培的電話,他們參與了此次實名舉報。陶益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舉報方掌握了充分證據,不擔心被石元春告上法庭。此外,陶、林兩位教授還分別表示,自己與石元春關系不差。

              同時,舉報人田向榮向記者出示的一份所謂《深圳特區報》采訪石元春的報道復印文件顯示,石元春的確曾提到了這“10億美元”。“如果說這個報道有假,他可以予以澄清,難道《深圳特區報》說假話?”田向榮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日前,中國農業大學已發布聲明,稱將就舉報事件提請上級有關部門進行調查。

          石元春撰文批駁舉報材料

           

              在《事實與真相》一文中,石元春列出11點對舉報材料的各個要點逐條回應。“我是個實干者,不是‘舉報文’描述的‘行政管理人員’。張莊試驗區的老村民更能為此作證。”

              “PWS區域水鹽運動測報體系主要工作是由我指導的研究生李保國完成的。在1991年出版的《區域水鹽運動監測預報》一書中的3、4、7、8四章主要作者的署名都是李保國。此項目與雷浣群老師毫無關系。”石元春表示。

              此前,舉報方曾稱,“‘七五’黃淮海課題主持人辛德惠因病臨時住院,石元春靠主持單位北京農業大學校長的權力,奪取了課題主持人的身份。”對此,石元春在文中回應稱,自己1984年即是“黃淮海”科技公關項目專家組組長。

              同時,石元春稱,“從校長位置下來后,于1996年積極參與深圳綠鵬公司,研發的主要項目是陳永福教授的動物乳腺生物反應器技術和產品。既未開發過李季倫的阿維菌素,更不知什么6個股份公司和10億美元訂單。”

              此后,石元春提到,“在我擔任校長的八年間,學校正處于一系列重大改革和發展時期,在進行改革和推動工作過程中,難免會有工作失當和不周之處,進而在感情上傷害到一些同志。”

              參與聯名舉報的祖康祺、田向榮、楊智權日前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別談到舉報的目的是“不希望石元春繼續忽悠”。對此,石元春也對舉報人的舉報動機進行了解讀。

              石元春說,“在開發阿維菌素項目上,李季倫教授對當時學校的做法不滿,1995年曾就此向科學院等部門投訴過我。”“李先生是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對黃淮海項目和旱澇鹽堿綜合治理的研究根本不了解,竟以86歲高齡和資深院士身份為他人沖鋒陷陣。”

              對于舉報人退休老教授祖康祺,石元春說,“因在擬定北農大報獎名單  (只有三個名額)時沒有他而對我不滿。”并稱,祖康祺給他扣上了一頂“中國學術腐敗第一貪”帽子。

              對于舉報人京農公司原副總經理楊智權、京農公司原職工田向榮,石元春稱,“我根本不認識他們。”

              對于自己的同學——83歲的農大老教授陶益壽、84歲的農大老教授林培,石元春未對對方的動機做出闡釋,“他們是我的同學,都比我年長4歲,為了保護他們的健康,我不想談他們的簽名緣由。”

              石元春表示,“個別人為泄私憤,捏造出這篇網文,并借用當今的網絡技術,極短時間內在全球范圍內將我丑化到了極致,想把我搞臭,讓我身敗名裂。40多年前滿校園大字報和人與人之間慘斗的情境又成了我的噩夢。”

          田向榮公開“10億美元”報道復印件

           

              對于石元春在《事實與真相》一文中表示  “不知什么6個股份公司和10億美元訂單”一事,昨日下午,田向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他是在說瞎話。他在深圳搞這個阿維菌素生產,10億美金的訂單,這是《深圳特區報》的報道,他在上面有講話。如果說這個報道有假,他可以予以澄清,難道深圳特區報說假話?”

              田向榮向記者提供的一篇名為“深圳是改造傳統農業的理想之地——訪北京農業大學校長石元春”的文章顯示,“石校長說,北京農業大學參與并開發了伊維菌素這一高科技產品后,與深圳博大天然產物有限公司合作,在國內建起了6個生產該產品的控股公司,并接到國外10億美元的訂單。”文章署名為“《深圳特區報》記者張興文”。

          中國農業大學:將提請上級調查

           

              9月20日,中國農業大學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的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發言人聲明”顯示,中國農業大學將提請上級有關部門調查,“我校對各種學術不端行為,一貫采取堅決反對、嚴肅查處的態度;同時,也堅決反對在沒有事實依據的情況下,發布誤導公眾的指控和進行人身攻擊。鑒于本事件的復雜性,學校將提請上級有關部門進行調查,根據事實,依法依規,作出結論。”

              陶益壽教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有消息稱學校已經把舉報事件的相關材料交給了中國科學院。

          記者訪談

           

          陶益壽:

           

          曲周鹽堿治理不成功有事實為證

           

              NBD:你和石元春是研究生班同學,又是幾十年的同事,為什么要舉報他?

              陶益壽:同學、同事只是私人關系,學術問題是不能弄虛作假的。

              NBD:你對田向榮、楊智泉反映的情況是否清楚?

              陶益壽:李先生(李季倫)做了很多工作,都給我們做了介紹。

              NBD:你掌握了哪些證據?

              陶益壽:曲周治理鹽堿方面存在問題,石元春在那里沒有把鹽治下去。我們的學生去玉米地里挖了一米深的土層后,下面就是鹽層,這完全是事實。李先生也有充分的材料和證據。

              NBD:舉報材料公開之后,你和石元春院士有過接觸嗎?

              陶益壽:沒有什么接觸。過去我們關系還不錯,但是個人關系和學術問題是兩碼事。

              NBD:舉報可能引發法律糾紛,你會不會感受到壓力?

              陶益壽:我和林培商量過,主要看石元春,他要告上法院就更倒霉了,因為我們說的都是事實。

              我們不怕他去告,他要告了,我們更高興,他要不告了,我們也不想再擴大。

          林培:

           

          大致認可舉報內容

           

              NBD:作為同班同學,你為什么要站出來舉報石元春?

              林培:他的一些做法有不對的地方。過去做得不對的地方。

              NBD:舉報材料里面涉及到很多方面,你是否都清楚?

              林培:舉報材料是我的同班同學陶益壽寫的,他拿給我看了,我就簽了名。

              NBD:既然簽名,是不是意味你認可舉報的內容?

              林培:大致上是認可的。

              NBD:你有沒有想過,簽名之后你們的關系會受到影響?

              林培:這個沒關系。我們的關系也好也壞,不過一般都是很好的。他不好那是他的問題。

              NBD:你看了石元春今天發表的《事實與真相》嗎?

              林培:我不想寫……他搞學術的問題,不是那么認真的。

          石元春談舉報人動機

           

            李先生  (李季倫教授)是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對黃淮海項目和旱澇鹽堿綜合治理的研究根本不了解,竟以86歲高齡和資深院士身份為他人沖鋒陷陣。

           

              因在擬定北農大報獎名單(只有三個名額)時沒有他,祖康祺老教授當時就對我不滿,并給我扣上“中國學術腐敗第一貪”的帽子。

              我根本不認識京農公司原副總經理楊智權和京農公司原職工田向榮。

              83歲的農大老教授陶益壽、84歲的農大老教授林培是我的同學,都比我年長4歲,為了保護他們的健康,我不想談他們的簽名緣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视频一区二区美女引诱 | 人人爱草免费国产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乱碼在线观看 | 中文天堂啊好舒服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a | 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