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0 01:16:56
陰郁已久的A股市場,讓來得及尚未實施增發的濱海能源(000695,前收盤價10.70元)遭遇了破發的尷尬,甚至連當初高調宣布參與的最大認購方東達蒙古王集團也“臨陣脫逃”。慶幸的是,就在濱海能源增發計劃命懸一線之時,標的資產的控股方北京世紀互聯卻 “通情達理”地提出了股份換資產的方案,然而,濱海能源卻做出了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決定—終止增發。
放棄增發方案如果要把濱海能源增發一事看作是一個跌宕起伏的劇情大戲,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因為增發方案突然生變而停牌半個多月后,持有公司的投資者還是看到了一個不曾想到,更不愿意看到的結局。
濱海能源今日公告,非公開發行預案已不具備繼續實施的客觀基礎,公司決定終止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并在公告后申請股票復牌。同時,濱海能源承諾在股票復牌之日起3個月內,不再籌劃發行股份、收購、重大資產重組等重大事項。
根據此前披露的重組預案,濱海能源擬以11.30元/股的價格,向東達蒙古王集團等6名特定對象增發不超過8200萬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9.27億元。其中不超過5億元收購北京世紀互聯持有的天津云立方科技100%股權,其余用于增資云立方集裝箱數據中心集成總裝及云計算產業基地項目。這一方案也被視為經營陷入困境的濱海能源進入到云計算戰略新興行業的關鍵一步。
終止原因存疑實際上在不少業內人士的眼中,濱海能源增發美夢破碎,不僅僅是因為原最大認購方東達蒙古王集團的突然退出。
9月20日濱海能源的停牌公告曾經指出,北京世紀互聯表示鑒于東達蒙古王集團退出增發項目,且證監會近期制定并公布了 《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與配套融資相關規定的決定》,希望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模式替換原有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模式。也就是說,北京世紀互聯愿意放棄5億元的真金白銀,轉而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這種建議無疑非常的“通情達理”。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建議卻被濱海能源以“在目前條件下不符合公司利益,本次非公開發行預案已不具備繼續實施的客觀基礎”為由拒絕,并直接導致了增發計劃的擱淺。
毫無疑問,對于掙扎于虧損邊緣的濱海能源來說,通過收購天津云立方科技進軍云計算領域是一個令人期待的嘗試,但是面對北京世紀互聯的讓步,濱海能源給出的終止理由確實令人有些無法理解。有業內人士猜測,濱海能源之所以不愿意由現金收購轉為向北京世紀互聯增發,可能是為了確保控制權。
不過,目前最令投資者擔心的是,除了云計算光環突然消逝的利空消息以外,濱海能源停牌期間上證指數跌幅還超過了3%,這無疑讓公司復牌之后的走勢面臨著明顯的補跌壓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