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0 01:17:32
去年國慶長假期間,外盤大宗商品紛紛創出高點,由此引發的井噴行情令投資者記憶猶新。在9月大跳水的背景下,今年國慶期間大宗商品的價格倒也止跌企穩,這無疑將為陰霾的國內期貨市場帶來一絲生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長假期間,反彈幅度最大的當屬倫錫,5個交易日上漲了2550美元,漲幅超過10%;倫銅也有超過7%的反彈幅度,黃金和白銀則以橫盤調整為主。
經濟數據利好頻出國慶期間,歐美股市均有較大波動。歐洲股市受歐債危機加劇的影響,跌幅一度加深。道瓊斯工業指數也受此影響在前半周節節敗退,指數更是創下近一年多以來的新低。不過下半周峰回路轉,歐美股市全面反彈,并回到國慶長假之前的點位附近。
除原油價格跟隨股市起伏外,其余大宗商品并未隨之大幅波動,或許這是9月份倫敦金屬平均跌幅超過20%之后的緩沖期。在10月3日公布的美國9月份ISM(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制造業指數(PMI)升至51.6(高于預期的50.4)的影響下,工業大宗商品展開超跌反彈,其中倫銅是當日反彈的先鋒。
長假期間,歐元央行和英國央行均維持現有利率未變,同時英國推出了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大宗商品市場也因此受到提振。10月5日美國勞工部報告,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0.3萬人,高于預計的增加6萬人,失業率為9.1%,與預期一致。美國非農數據好于預期,緩解了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但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主權信用被降級又使得市場較為猶豫。
內盤短期將受提振由于國慶長假國內休市,外盤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對今日的金屬期貨至關重要。長假期間,倫銅周漲幅達到5%,創下今年4月第二周上漲5.5%以來最大單周漲幅。截至上周五(10月7日),倫銅3個月期貨報收于7292.5美元/噸。
數據還顯示,LME銅庫存減少4625噸至467100噸,不過該數據較2010年12月的水平仍增長了約三分之一。截至10月8日當周,銅取消倉單增至2009年5月初以來的最高,這是短期銅需求前景的利好信號。業內人士指出,多數取消倉單來自韓國的倉庫,暗示這些銅可能流向中國。
但反彈幅度最大的并不是倫銅,倫錫在本周漲幅超過10%,價格由20500美元/噸上漲至22950美元/噸;另外,其他金屬如鋁、鉛、鋅、鎳等則以橫盤為主。
大宗商品的止跌企穩,對今日開盤的國內金屬期貨品種無疑是個利好。業內人士指出,高開是肯定的,但持續性有待觀察,有色金屬行業的相關股票也需注意沖高回落的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