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1 01:44:05
股票是船、流動性是水,想知道船能漲多高,還要先看水有多少。當然,股票的長期價格中樞還是取決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合理估值,我們在此僅是為大家提供一個看待股票價格的新視角。
總量、結構相結合的分析法分析流動性,我們從總量和結構兩個角度入手。總量關注全社會的貨幣供給,結構是研究各個細分市場的流動性供給和方式。貨幣供應總量主要受政策影響,比如今年我國實施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截至三季度末,M1、M2增速分別回落到8.9%、13%,同時表外資產(例如信托、銀行理財產品等)的增速也在今年一季度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由于社會分成不同的市場,我們還需要分析每個細分市場的流動性狀況。細分市場的流動性受全社會流動性的影響,也受該類資產收益率預期以及一些特定因素的影響。就以今年8、9月份為例,央行對保證金存款開征準備金率,迫使銀行減持債券以滿足緊縮需求。導致在加息預期弱化的情況下,債券卻大幅下挫。類似這樣基本面與流動性出現分歧的情況,在股市也時有發生。每次流動性沖擊的原因不同,且不同市場間的流動性又互相影響,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們可能正在進入配置權益類資產的絕佳時機目前,通脹雖環比拐點臨近,但絕對水平仍較高,貨幣緊縮政策的基調恐難改變;經濟持續走弱的預期,也壓制了市場對股票市場收益率的預期,所以預計股票市場的流動性格局短期難以改觀。但鑒于年底財政存款的投放,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可能率先引來轉機,債券市場收益率有望改善。所以在四季度,我們大類資產配置建議關注固定收益資產,尤其是高等級信用債。
流動性的變化一般比較平穩,但如果出現急劇變化,往往會快速體現在資產價格上。未來房地產價格可能在1至2個季度出現實質性的下跌,不能排除整體流動性波動增加的可能。隨著資金日趨緊張,部分中小房地產企業可能難以為繼,牽涉其中的貸款、信托、民間借貸勢必出現損失。隨著宏觀調控的深入,即將觸及經濟最敏感的區域,流動性的凜冬或將至。當通脹和地產調控目標實現后,政策、經濟進入一個新的周期,從2至3年的周期來看,我們可能正在進入配置權益類資產的最佳時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