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6 23:03:10
在距離年底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點,市場發動反彈,似乎觸動了基金們的敏感神經。雖然在此輪反彈希望的曙光出現之前,漫長的等待已經讓基金經理們戰戰兢兢,但難以擺脫的人性還是讓基金們踮起腳尖,伸長了脖子。
搶反彈、搶規?!鳛槁殬I的機構投資者,在基金業績評比如此公開透明化的背景下,發動“雙搶”行情,在規模和業績上往前靠一點,再靠一點,是他們的全部動機。
距離2011年結束剩下最后兩個月,新基金發行進入最后沖刺階段。近期有不少基金公司均采用兩只連發的方式,加速發行。而今年以來,絕大部分基金公司發行數量超過去年,有三分之一的公司發行超過4只新基金(不計算聯接基金)。雖然市況愈艱,但各大基金公司都咬牙相追,不甘落后,尤其是前十大基金公司,除了發行新基金受限的華夏基金外,其余無一落下。這樣激烈的競爭或在2011年的最后兩個月爆發。
最后沖刺發行提速10月以來,新基金發行再提速,雖然經歷的國慶長假,但新發行的基金仍達到13只。進入11月后,更多新基金擁上發行快車道,目前已經發行和排期發行的新基金已有8只。同時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還有多家公司已經做好發行計劃,將在11月發行新基金,部分公司甚至將發行兩只基金。
目前在新發產品的基金公司中,包括易方達、嘉實等大型公司,也有剛成立的財通基金。而一些今年尚未發行新產品的公司也擠上了“末班車”,民生加銀基金10月18日開始發行一款股票型基金,浦銀安盛也在接到新基金批文后火線安排在11月7日開始發行。
在做最后沖刺還有一些發行大戶。鵬華基金目前正在同期發行一款QDII產品和一款分級債基,加上這兩只基金,鵬華今年已經新發了5只產品(聯接基金不單獨計算)。與此同時,正在發行一款信用債基的長盛基金即將開始其另一只指數分級基金的首募。大成基金也在10月份先后發行了一只指數基金和一只可轉債基金。
而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后續還有部分基金公司將采取交叉發行的方式,完成今年的發行任務。
固定收益類新品增加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以來發行的新基金中,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據半壁江山,多達9只,其中包括易方達、大成等大型基金公司的產品。而偏股型產品則有所縮減。這一情況可能延續到年末,從目前證監會批復的新基金和上報的新基金來看,固定收益產品通道持續擁擠。
偏股型產品的收縮除了和基金公司上報產品周期相關,與三季度基金慘淡募集的狀況也有關聯。
7月份以來,股市和債市陷入“雙熊”局面,新基金發行更是陷入冰點。三季度共有58只新基金成立,合計募集規模約504億,單只基金平均募集規模僅8.69億,遠低于上半年。三季度成立的偏股型產品共有29只(聯接基金不單獨計算),是成立數量最多的一類基金品種,但其平均募集規模卻不甚理想,主動偏股產品平均首募規模約為10億份,指數型產品則更低。債券型產品中,開放式債基募集情況要遠遠好于封閉式債基。
國慶節后,股債市場均出現反彈,市場活躍度也有所提升。但基金發行市場并未有明顯轉暖的跡象,近期成立的新基金規模仍偏小。長信內需增長和泰信中小盤的首募規模只有3.55億份和2.62億份,長盛同祥泛資源、工銀瑞信主題策這樣渠道背景和實力較強的公司首募規模也都未超過10億份。
而目前正在發行新基金的公司普遍表示,當前新基金募集情況仍十分艱難。據某小型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即便公司私下向機構客戶承諾,其在發的偏股型基金在年底能至少實現4%的收益,也難以使得其動心。
工行渠道擁擠程度將上升隨著年底新基金發行的沖刺,銀行渠道擁堵現象將不可避免。
目前正在發行和已經公告發行的新基金仍主要集中在幾大國有銀行,不過也有部分基金選擇了相對冷門的渠道,集中度有所降低。
截至11月4日,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目前各有5只新基金托管,工商銀行托管了4只新基金。同期,中興銀行、光大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共有4只新基金托管。
雖然今年三季度,建行托管的基金產品數大幅超過工行,不過從近期獲批的基金產品來看,工行托管的產品顯著增加?!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剑捎诠ば型泄艿墓潭ㄊ找骖惍a品較多,而建行則是主動偏股型產品較為擁擠,基金業人士預計,到今年年末這一段時間,工行渠道的擁擠程度將會上升。
截至目前,待審核的基金產品中,中行托管的產品數量最多,達20只,而工行托管了18只,建行托管了15只。農業銀行和招商銀行的托管量顯著下降,分別只有4只和3只。
而目前在中小銀行中,郵儲渠道頗為受到歡迎,目前郵儲渠道正托管了2只在發新產品,而仍在排隊審核的產品則達到7只。
大基金公司發行數量驚人基金公司開足馬力開始最后的沖刺,而實際上,今年基金公司發行的新產品數量已經蔚為壯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發行的新產品數超過4只(聯接基金不單獨計算)的基金公司多達21家。發行新產品數量的多寡和基金公司實力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發行新基金數量超過5只的基金公司資產管理規模排名均在行情前三分之一。
目前發行數量最多的是嘉實基金和易方達基金,各發行了6只基金。這兩家行業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基金公司,今年你追我趕,發行基金頻率驚人。而在其身后的博時基金、大成基金、富國基金、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交銀基金、建信基金、南方基金、諾安基金和鵬華基金,隨著年末的沖刺,新基金發行數量也已邁過5只的門檻,
與此同時,這些公司由于發行頻率極高,目前仍有相當的上報待批產品儲備。易方達和嘉實基金目前待批的新產品各有3只。
不過由于首募份額不高,雖然基金公司發行拼命,但總體首募規模卻并不大。今年首募累計份額超過百億的基金公司僅有五家,分別是易方達、南方、嘉實、匯添富和工銀瑞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