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5 01:19:34
被指“騙子承包、廚子施工”的“靖宇至松江河線工程”(以下簡稱宇松鐵路)終得懸崖勒馬。
據鐵道部最新公開的調查結果顯示,此前媒體曝光的宇松鐵路合同詐騙、工程違法分包轉包、工程質量等問題經查全部屬實,認定是一起典型的工程質量重大責任事故。按照鐵道部嚴肅查處要求,涉及的16個問題橋墩將全部爆破拆除、返工。
截至昨日(11月14日)記者發稿,問題主要負責單位中鐵九局并未對外發布公開聲明,而其面對的罰單,根據鐵道部的處理決定,除了將問題工程全面返工,多名相關責任人被予以撤職、免職、降級等嚴厲處分之外,還將承擔其中90%的直接經濟損失,并被取消一年鐵路建設工程投標資格。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對此表示擔憂。他稱,在鐵路建設腳步放緩的背景下,這一處罰或將涉及中鐵九局明年上萬職工的“吃飯”問題。
中鐵九局百億訂單或受影響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這條全長74.1公里、總投資23.11億元、被施工工人自稱“通車后打死也不坐”的宇松鐵路工程,由鐵道部2009年批準建設,是長白山區對外聯系的便捷通道,長春、沈陽至長白山區的運距將因此分別縮短241公里和110公里。
2009年6月,項目業主單位沈陽鐵路局對該項目進行公開招標,中鐵九局當年以17.58億元的中標價拿下,工期設定為900天。
就在施工兩年多之后,突然曝出中鐵九局違法分包轉包,而其中一家自稱“江西昌廈建設工程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昌廈)的分包商又將工程包給幾個并無資質的“廚子”農民工隊伍,以致一些原本應全部由混凝土澆灌的橋墩基座,被填放了大量碎石、砂石等混合物,留下極大安全隱患。
更讓人震驚的是,2011年9月,江西昌廈突然發布聲明稱,公司根本就沒有與中鐵九局簽訂宇松鐵路工程項目。經南昌市公安局對公章鑒定,發現跟中鐵九局簽約的竟是一幫騙子。由此,一場震驚業界的“騙子承包、廚子施工”的鐵路項目荒誕劇得以上演。據鐵道部公開的調查結果,顯示上述問題均屬實。
據鐵道部通告,中鐵九局作為宇松鐵路項目的施工總承包單位,對這起事故負主要責任。業內認為,除了承擔90%的直接經濟損失以外,“取消一年鐵路建設工程投標”或是對中鐵九局更嚴峻的考驗。
雖然記者昨日采訪多數業內人士均對此損失表示難以估量,但公開資料顯示,中鐵九局總共擁有包括11家全資子公司、10家分公司、兩家控股公司、1家參股公司在內的24家成員企業,在職職工過萬,預計僅2009年新簽合同額就超過300億元。
法律禁止“轉包”盡管這出鬧劇在緊要關頭“剎車”并被嚴肅查處,但其中違法分包、轉包的荒誕程度發人深省。
“從法律上講,工程是不允許被轉包的。”王夢恕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按照法律定義,“轉包”是指承包單位承包建設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約定的責任和義務,未獲得發包方同意,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轉給他人,或者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給他人承包,這在我國《建筑法》里被明文禁止。
王夢恕告訴記者,受利益驅使,一些承包單位并不對轉包后第三方的技術、資質和管理、質量足夠負責,因此,轉包對工程有很大危害性。
中投顧問交通行業研究員蔡建明表示,鐵路修建之所以出現嚴重違法分包、轉包問題,根源在于我國還沒有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管機制,管理方面(比如投招標、質量安全、投資控制和資金管理等)比較混亂,且建筑水平參差不齊,供大于求,惡性競爭激烈,導致各方主體的復雜利益博弈。
“要根除這種現象,一是要建立鐵路建設的長效監管機制,二是相關規章制度得到有效實施。強化鐵路建設投招標及建設主體責任,加大違規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三是提高招投標和在建項目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壓縮違法操作空間,切實加強外部監管。”蔡建明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