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12-12 11:23:07
據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電子銀行業務實現了持續增長,企業網銀柜臺業務替代率超過60%。
每經記者 李玉敏
近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以下簡稱CFCA)聯合近40家成員銀行共同舉辦的“2011中國電子銀行年會”在北京舉行。會上CFCA發布了《2011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據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電子銀行業務實現了持續增長,個人和企業網銀用戶在去年基礎上均有所增加,企業網銀柜臺業務替代率超過60%。
銀監會信息中心信息科技風險監管處處長駱絮飛在會上表示:“2011年銀行業進一步加大電子銀行的建設力度,初步建成電子銀行的運營管理體系,建立了涵蓋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電子商務等一體化、立體的、交互式的電子交易平臺和信息服務網絡,服務功能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電子銀行的交易替代率也顯著提高,電子銀行的渠道多樣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電子銀行業的迅速發展,業務的安全性也日益受到用戶的重視。58.5%的受訪用戶表示安全性是其選擇手機銀行品牌時核心的考慮因素。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也強調:“電子銀行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是安全。”
據樊爽文介紹,電子銀行的支付安全漏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來源于電子銀行內部,二是來源于電子銀行消費者本身,三是來源于網絡第三方。樊爽文認為,目前最突出的主要是來源于網絡第三方的,包括網絡釣魚、黑客攻擊、植入木馬程序等等,這些風險事件嚴重影響了客戶使用電子銀行的信心,威脅著客戶資金安全和銀行資金安全,成為制約電子銀行發展的重要因素。
據悉,今年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還要求國內搜索引擎將商業銀行官網列在搜索排名首位。另外,多家商業銀行通過聯合宣傳年所建立的“反欺詐聯動機制”與公安部聯系,加強了對不法分子的打擊力度。
同時,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顧堅也提醒商業銀行,要高度重視新電子銀行業務的安全防范問題。針對電子銀行推出的新業務,犯罪分子會進行專門的研究,尋找活動的設計漏洞和作案方法,因此,推出新的業務也意味著為犯罪分子增加新的作案機會。
因此,顧堅建議各銀行的電子銀行部門在推出新業務種類的同時,也要同步建設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及調查相關犯罪所需要的技術措施。在推出新業務時要限制業務可以操作的資金數額。經過試運行確認,相關技術措施成熟之后,再逐步放開限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