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1 01:44:5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周二滬綜指收跌0.10%報2215.93點,深綜指跌0.42%報909.02點,成交略有縮小。從盤面看,地產及與地產相關的水泥板塊表現不錯,其余板塊乏善可陳。
地產股和水泥股強勢可能和一些寵物經濟學家暗示“樓市不宜過度調控”相關。其唱多樓市本來也沒什么,但投資者有理由懷疑:他們的表態可能是對市場反應的一種測試,所以地產股早盤沖高并順勢套住些跟風者。
重慶啤酒連拉跌停,筆者低估了該股殺傷力,應該認錯。該股老是不打開跌停對大盤極度不利,因重倉的基金只能拋其他股票應付贖回。這還會造成沒有重慶啤酒的基金不愿護盤,甚至搶先出逃,結果就是所有基金拋股。
假如未來重慶啤酒打開跌停,基金重倉股出現反彈的機會即增加,股指也會走得更好些,因此投資者可關注該節點。從重慶啤酒目前走勢看,筆者承認感到頭暈,因實在弄不清該股還有幾個跌停。唯一敢說的是,在該股打開跌停后,投資者不可去博反彈。
政策暖風頻吹。但從歷史經驗看,假如經濟基本面沒有重大改變,那么再大的利好,如果不是根本性、制度性方面的利好,股指即使暴漲,仍不能說底部就已探明。歷史上此類利好事件常發,也不只一次出現“千股漲停”奇觀,但多數情況下不是真正大底。關于這一點,其實是無須去推理的,簡單統計歷史案例即可。
假如目前也出現不著邊際的“重大利好”,也出現千股漲停,其后果無非有兩個:一是新股可加大發行了,二是大小非可更爽地拋股了。未來當股指跌回原地甚至創出新低時,二級市場投資者雖有個別在之前的漲勢中解套并逃跑,但最終的“平均損失”必然會更大。
不過話說回來,可悲的是,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相信自己會是那“極個別”的幸運者,所以仍會指望出現重大的利好,即便該利好并非制度改良方面,而是出于多發新股的目的。
筆者認為,目前政策應從制度改良方面著手,而不是為了多發新股而進行護盤。這樣的做法,就好比左手拿食物在高空誘著羊群,右手持剪刀快速向歡呼雀躍的綿羊身上招呼,未免太不厚道了。
A股發展了20來年,應該“成年”了,所以如今應糾正“事實上”偏袒上市公司的做法。比如,應實施新制度來大幅降低新股發行價,又比如,應延長新股鎖股期或規定其支付對價。畢竟天道在于 “中和”,而非“損不足而補有余”。
最近關于養老金、社保基金入市的暗示頗多,市場中有太多人當成利好。對于此事,筆者卻持反對意見。在上市公司沒啥回報的前提下,股市即為零和游戲。在一個“零和”的地方,如果增加了“包賺不賠”的主,則其他玩家更無生路!不過,養老金入市引發脈沖行情是完全可能的。筆者只是在說,退休者、窮人或因此而更不宜炒股。
大盤方面,暫時沒啥新的看法,仍建議投資者暫時持股,不建議殺跌。政策護盤力度極其難測,且重慶啤酒早晚會打開跌停,故股指未來反彈機會應該是有一些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