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3 00:51:42
王石川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1日,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9個中央一號文件由新華社受權發布。文件包含“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提高市場流通效率,切實保障農產品穩定均衡供給”等六個部分共23條。
(2月2日《新京報》)
“一粒種子可以產生一場革命;一臺機器可以將生產效率提高十倍甚至百倍。”科技進田頭,農民樂心頭。統計顯示,我國目前人均大概只有1.38畝耕地。地少人多,要實現糧食連增,乃至于農民變富,非農業科技創新不可。與此同時,我國50%以上的生豬、蛋肉雞、奶牛良種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種依賴進口;70%以上的先進農產品加工成套設備依賴進口,大多數國產農機產品僅相當于發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水平。從國家戰略以及農業長遠發展看,亦迫切需要農業科技創新。簡言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如今,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科技創新,無疑恰逢其時,正如農業部新聞發言人陳萌山所稱,把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作為農產品生產保供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在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每一項宏大敘事的落地,都需要人來完成,農業科技創新毫不例外,不同于其他行業,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面臨人員匱乏的困境。
一是農業科研缺乏人才,尤其缺乏領軍人才。有人總結道,在不少地方,農業科技人才呈現“老少低差缺乏”的狀態,即農業科技人才年齡偏大,人員數量太少;文化程度較低,科技整體素質較差;服務職能缺位,后繼乏人。此外,缺乏高端人才,比如某省果樹科學研究所缺乏學科帶頭人、高學歷人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16.2%,這與一個省級科研院所的發展目標要求相距甚遠。一方面是領軍人才少,另一方面卻流失嚴重。如此一來,自然就會導致農業創新成果供給不足,跟蹤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復式研究較多。
二是農技推廣人才匱乏。農業科研人才研究出了新成果只是第一步,最需要的是推廣,否則只是字面意義。但令人不安的是,農技推廣人才也適應不了我國農業發展趨勢。統計顯示,我國農業科研人才6.3萬人,農技推廣人才56萬人。據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透露,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縣鄉一級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基本都處于“網破、線斷、人散”局面。
最不容忽視的則是當前農村已經出現了 “誰來種地”、“誰來養豬”的現實問題。筆者春節回鄉村過年,發現不少外出打工的鄉親并未回家過年,村里人口稀落,與少年時的熱鬧記憶大相徑庭,而且外出打工者不回家過年不是始自今年,也不只是筆者所在的一個鄉村。說到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農村空心化現象。新華社曾報道,山東濰坊青州市廟子鎮楊集安村,原本140多人的村子,如今就剩下10個老人,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68歲。如果鄉村留守的只是老人或孩子,土地怎能不拋荒?我國城鎮化率達到了51%,農業人口減少是必然趨勢。
可以說,農村空心化比農業科研人才、農技推廣人才缺乏更可怕,如果無人種地,農業科研成果再豐富,又有何益?如果農村空心化,農機推廣人員再有推廣能力,也不能總讓農村留守老人拖著衰朽之軀下地干活吧?
今年的一號文件已經提出,鄉鎮農技人員工資待遇要與當地事業單位的平均收入相銜接,這就給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吃下了定心丸。然而,僅從待遇留人還不夠,據業內人士表示,我國農業科技成果偏少的原因在于農業科技創新的體制不暢和評價機制的不合理。當然,農業科技創新絕不能只盯著農業科研人才和農技推廣人才,必須重視誰來種地的詰問,也必須正視農民“無工不富裕,不進城打工沒出路”的現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