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7 01:40:56
“公司股票目前仍處于停牌狀態,何時復牌要根據深交所和監管部門的意見。目前暫時沒有債務問題解決方案。公司的很多事情還不太明朗,所以暫不接受媒體的采訪。”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高翔 裴文斐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高翔 裴文斐 發自上海
“60%以上的收益率非常極端。一般來說,超過20%的債券就算垃圾債券。”有債券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該分析師所指的,是上市公司山東海龍短融券“11海龍CP01”。
山東海龍公司內部人士昨日(2月16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股票目前仍處于停牌狀態,何時復牌要根據深交所和監管部門的意見。目前暫時沒有債務問題解決方案。公司的很多事情還不太明朗,所以暫不接受媒體的采訪。”
距到期不足兩個月
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粘膠長絲、粘膠短絲、棉漿粕、簾帆布和無紡布的公司,控股股東為濰坊市投資公司,占股16.24%,而濰坊市投資公司由濰坊市人民政府百分百控股,故實際控制人為濰坊市市政府。
2012年1月30日,山東海龍發布《2011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1年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0.02億元,虧損額較2010年大幅增長145.88%。2月7日,公司發布《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金融機構貸款逾期的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金融機構的逾期貸款額累計達5.27億元。2月10日,公司發布《重大訴訟事項公告》,披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多起訴訟。
由此,聯合資信將山東海龍主體信用等級由“BB+”下調至“CCC”,評級展望為“負面”,并將存續短期融資券“11海龍CP01”的信用等級由“B”下調至“C”,“以反映其還本付息能力很低,違約風險較高的信用狀況”。
2011年8月22日,山東海龍(000677,SZ)股票停牌。因公司2010年、2011年上半年存在違規對外擔保情況,公司股票自2011年9月5日起被深交所實行其他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山東海龍”變更為“ST海龍”。山東海龍公司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復牌的時間,要根據深交所、監管機構對公司未來發展做出明確判斷后,才能出具意見。”
“11海龍CP01”短融收益率一度達到64.33%。南京銀行債券分析師黃艷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般來說,收益率高于20%就能歸類為‘垃圾’債券。這樣的收益率比較極端。”
上述山東海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我們公司的評級已經連降4次了,公司很多事情不太明朗。”
黃艷紅認為,“11海龍CP01”短融在4月15日就要到期,對海龍來說時間已經非常緊迫了,“或許市政府會出資重組一下,也未可知。”
中金公司認為,從內部流動性來看,海龍短融的違約可能性已經比較高,最終是否將發生實質違約,主要依賴于公司能否獲得足夠的外部流動性支持,或重組進程能否得到有效推進。
承銷商“一舉多得”
值得注意的是,“11海龍CP01”募集說明書中約定用途是2.3億元募集資金用于償還銀行貸款,1.7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而根據去年9月17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 《關于給予協會特別會員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原高管逄奉建、王利民、李洪太公開譴責處分的公告》,公司實際將3億元用于償還恒豐銀行承兌匯票,1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而恒豐銀行為該短融券承銷商。恒豐銀行幫助山東海龍發行債券,所募集資金用于歸還自身票據貸款,還能賺錢中間業務收入,可謂“一舉多得”。
山東海龍近年來3次發債,恒豐銀行無一例外地扮演承銷商的角色。該銀行分別在2008、2009和2011年,三次作為主承銷商,為山東海龍發行1年期融資債券,發行規模分別是5億、5億和4億。
去年2月,恒豐銀行對外公布,經央行批準,獲得“短期企業融資券主承銷商資格”。此后,該行一直是債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其前身是煙臺住房儲蓄銀行,2003年改制變更為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并成為經央行批準的11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
事實上,這并非恒豐銀行首次卷入風波。記者從交易商協會網站獲悉,去年6月,浙江三鼎的一家關聯公司的招股說明書,與浙江三鼎參與的一次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的募集說明書中的部分數據出現了不一致現象。而恒豐銀行正是該次集合票據的主承銷商。
黃艷紅表示,假如違約,承銷銀行或被撤銷承銷資格。
拖欠數家銀行貸款
根據《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金融機構貸款逾期的公告》,公司逾期貸款總計52661.5萬元人民幣,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333.56%。其中,控股子公司山東海龍博萊特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在中國進出口銀行青島分行新增逾期貸款3000萬,母公司山東海龍連帶責任擔保;山東海龍在工行、中行分別新增逾期貸款4000萬;控股子公司山東海龍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在中行新增逾期貸款942.5萬元,山東海龍置業有限公司在海陽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新增逾期貸款1000萬。
中金公司認為,山東海龍在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從修正前的93%上升到103%,“已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從短期流動性指標看,公司三季末貨幣資金8.17億,但短期債務高達40.8億 (其中尚未包含10.8億的應付票據),周轉償付壓力很大。
中金披露,公司的主要借款人多達21家,涉及四大行、股份制銀行、農信社、租賃公司等。根據2010年年報,公司信用借款占比僅為5%。另外2010年底公司借款中,短期借款占71%,長期借款中單筆金額最大的是來自中行阿克蘇分行和建行阿克蘇分行,分別只有2.3億元和2億元,低于“11海龍CP01”4億元的發行額。中金的分析認為,信用借款占比低及長期借款規模小都說明借款人對海龍授信相當謹慎,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借款人繼續為其提供流動性的可能性不是很高。
對外擔保、母子公司互保,尤其是違規對外擔保,給山東海龍造成了巨大的債務負擔。根據公司2011年三季報,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存在未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的違規對外擔保共4.23億;201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未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的違規對外擔保共1億元。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公司尚有6700萬元違規對外擔保未解決。
山東海龍內部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很多擔保牽涉到了銀行的貸款,主要是因為銀行貸款償還不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