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5 01:13:1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許金民 曾劍
每經記者 許金民 曾劍
磷酸鐵鋰、石墨烯、稀土永磁……經過一輪瘋狂的概念炒作之后,2月22日,由工信部組織編制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正式出爐,隨規劃一同發布的還有《新材料產業“十二五”重點產品目錄》。從重點建設的產業基地到重點發展的新材料品種,甚至產能數量增加多少,兩份文件的描述可謂詳盡;猶如“照妖鏡”,照出了部分上市公司涉足新材料產業或許僅是炒作;又像是一張“藏寶圖”,為投資者清晰地指了方向。
本次,《每日經濟新聞》將立體地為投資者解讀兩份文件。
搶奪2萬億元新材料“蛋糕”
《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出,2010年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超過6500億元,與2005年相比年均增長約20%。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機硅、超硬材料、特種不銹鋼、玻璃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產能居世界前列。我國自主開發的鉭鈮鈹合金、非晶合金、高磁感取向硅鋼、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超硬材料、間位芳綸和超導材料等生產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水平。
新材料產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未來需求依舊強勁,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生物醫學、電子信息等領域。
例如,到2015年,我國乘用車需求超過1200萬輛,需要鋁合金板材約17萬噸/年、鎂合金10萬噸/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萬輛,需要能量型動力電池模塊150億瓦時/年、功率型30億瓦時/年、電池隔膜1億平方米/年、六氟磷酸鋰電解質鹽1000噸/年、正極材料1萬噸/年、碳基負極材料4000噸/年。生物醫學領域,預計需要人工關節50萬套/年、血管支架120萬個/年,眼內人工晶體100萬個/年,醫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醫用金屬等材料需求將大幅增加。
正因如此,國家制定出了“十二五”發展目標:到2015年,新材料產業總產值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研發投入明顯增加,重點新材料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5%;打造10個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新材料銷售收入超150億元的綜合性龍頭企業,培育20個新材料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專業性骨干企業;建成若干主業突出、產業配套齊全、年產值超過300億元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新材料產品綜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關鍵新材料保障能力達到50%;推廣30個重點新材料品種,實施若干示范推廣應用工程。
產值從6500億元提高到2萬億元,年均增幅從20%上升至超過25%;兩組數據的比較,已足夠揭示新材料產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六大行業、十大工程蘊含商機
誰有機會分享巨大的市場蛋糕?規劃也給出了答案:國家將重點發展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以及前沿新材料;這六大行業的品種集中在 《新材料產業 “十二五”重點產品目錄》(以下簡稱“重點產品目錄”),總共收錄400種,細化到性能指標、技術裝備及應用領域。
行業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重點產品目錄極具參考價值,“以‘薄膜光伏材料’為例,目錄只收錄碲化鎘、銅銦鎵硒(CIGS)、銅銦硫(CIS)薄膜,就直接表明非晶硅、微晶硅并非國家重點支持的薄膜電池;這兩種產品技術早已成熟,一直存在轉換率低、光致衰退率高的問題,與晶體硅電池相比沒有優勢,不屬于新材料,投資者也沒有必要過分關注。
上述專家補充道,“其次,CIGS目前實驗室最高轉換率為20.3%,模組最高轉換率為17.2%;CdTe實驗室最高轉換率為17.3%,模組最高轉換率為13.8%;兩種薄膜電池核心技術、設備都掌握在國外廠家手中,尤其是CdTe,幾乎由FirstSolar等少數幾家企業壟斷;政府此次提出來,就表明鼓勵企業積極去探索,爭取突破技術封鎖,屆時必然會出臺扶持政策。最后,目錄對這三種薄膜電池給出了大致的性能指標,要求CdTe薄膜1平方米以上的模塊光電轉化效率大于10%,CIGS的光電轉化效率應大于10%,銅銦硫薄膜的光電轉化效率應大于8%,比較寬泛”。
重點產品目錄框定了新材料的范圍,“十大重點工程”實實在在指出了投資機會。
“十大重點工程”分別是稀土及稀有金屬功能材料專項工程、碳纖維低成本化與高端創新示范工程、高強輕型合金材料專項工程、高性能鋼鐵材料專項工程、高性能膜材料專項工程、先進電池材料專項工程、新型節能環保建材示范應用專項工程、電子信息功能材料專項工程、生物醫用材料專項工程、新材料創新能力建設專項工程。
專家表示:“專項工程指的就是產業化、規?;?,有專門的扶持政策;示范工程重點是示范,成功之后再推廣,表明政府態度相對謹慎。”
金屬材料斬獲三大“重點工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十大重點工程”中有三項屬于金屬材料行業,分別是稀土及稀有金屬功能材料專項工程、高強輕型合金材料專項工程、高性能鋼鐵材料專項工程。
在 “稀土及稀有金屬功能材料專項工程”一節,規劃明確指出:新增永磁材料產能2萬噸/年,新增儲氫合金粉產能1.5萬噸/年;新增高性能硬質合金產能5000噸/年、鎢鉬大型制件4000噸/年、鎢鉬板帶材能3000噸/年。推進原子能級鋯管、銀銦鎘控制棒材產業化,形成鋯管產能1000噸/年。
“重點新材料產業基地”則將受益的上市公司鎖定:國家將重點建設北京、內蒙古包頭、江西贛州、四川涼山及樂山、福建龍巖、浙江寧波等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對于稀有金屬材料基地,則重點建設陜西西安、云南昆明稀有金屬材料綜合產業基地,福建廈門、湖南株洲硬質合金材料基地。
有分析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政府要在內蒙古包頭建設稀土功能材料基地,包鋼稀土(600111,收盤價50.20元)注冊地就在包頭,這已非常明確了。同樣的道理,在福建廈門建設硬質合金材料基地,聯系‘鎢鉬大型制件4000噸/年、鎢鉬板帶材能3000噸/年’這樣的表述,很自然會聯想到廈門鎢業(600549,收盤價37.28元)、章源鎢業(002378,收盤價25.97元)。”
高強輕型合金材料專項工程的目標是,形成高端鋁合金材30萬噸、高端鈦合金材2萬噸、高強鎂合金壓鑄及型材和板材15萬噸的生產能力;高性能鋼鐵材料專項工程的目標則是,到2015年,形成年產高品質鋼800萬噸的生產能力;當中特別提到“提升超臨界鍋爐大口徑厚壁無縫管生產水平,形成年產50萬噸生產能力”,久立特材(002318,收盤價17.41元)已獲“欽點”。
產業基地部分,依托鞍山、大連等老工業基地,打造東北高品質特殊鋼基地,直指注冊在這一地區的特殊鋼上市公司撫順特鋼(600399,收盤價5.05元);在湖北武漢建設專業化高品質特殊鋼生產基地,受益的有大冶特鋼(000708,收盤價11.52元)。同理,政府將重點建設陜西關中鈦合金材料基地,目前從事鈦合金生產的陜西上市公司有兩家,分別為寶鈦股份(600456,收盤價22.75元)以及西部材料(002149,收盤價15.38元)。
碳纖維基地鎖定三省
規劃“十大重點工程”里有一項屬于碳纖維行業,可見政府對其重視程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將重點建設江蘇連云港、山東威海、吉林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基地;工程目標為,到2015年碳纖維產能達到1.2萬噸,基本滿足航空航天、風力發電、運輸裝備等需求。
目前注冊在江蘇連云港的碳纖維企業是中復神鷹,公司是國內碳纖維行業的龍頭,也是唯一一家能生產出相當于T700級碳纖維的企業。注冊在山東威海的碳纖維公司是威海拓展,現有資產11.3億元,百噸級及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各兩條,每年能生產CCF300(GQ35BM)3K碳纖維150噸,12K碳纖維1000噸,相當于國外的T300級。
吉林碳纖維基地由科技部于2010年1月認定,該省的吉林化纖集團主要生產碳纖維原絲,神舟碳纖維和江城碳纖維主要做碳化,而中油吉化既做原絲又做碳化。江城碳纖維正是中鋼吉炭 (000928,收盤價14.49元)的子公司,碳纖維一期規模為500噸/年,目前正處于試生產階段;二期為1500噸/年。大元股份(600146,收盤價14.26元)控股的嘉興中寶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生產碳纖維預浸料,注冊地在浙江,不在重點扶持之列。
暗指鋰電池投資過熱
“高性能膜材料專項工程”的目標是,到2015年實現水處理用膜、動力電池隔膜、氯堿離子膜、光學聚酯膜等生產自主化。
上市公司中,維爾利(300190,收盤價40.62元)、南方匯通(000920,收盤價7.51元)涉足的是水處理用膜。南洋科技(002389,收盤價18.40元)及康得新(002450,收盤價24.40元)正在研發光學聚酯膜,兩者皆是通過定向增發來募集資金的;其中,南洋科技投建規模為2萬噸/年,規格為75~350μm,項目建設期為20個月;康得新投建規模為2億平方米/年,并配套生產5萬噸光學膜基材,建設期18個月。
動力電池隔膜、氯堿離子膜皆屬全氟離子交換膜,動力電池隔膜用于燃料電池,氯堿離子膜用于氯堿(聚氯乙烯、燒堿)生產;之前只有美國杜邦、日本旭化成等極少數公司能夠生產,2010年6月30日,東岳集團才打破壟斷。規劃要求,“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建成氯堿全氟離子交換膜50萬平方米/年、動力電池用全氟離子交換膜20萬平方米/年、及其配套全氟磺酸樹脂和全氟羧酸樹脂。
對于鋰電池隔膜,“先進電池材料專項工程”著墨并不多,僅表示“加快耐高溫、低電阻隔膜和電解液的開發”;正極材料也未特指磷酸鐵鋰,而是將其與鎳鈷錳三元系、錳酸鹽系放置在一起,強調高效率、大容量、長壽命、安全性能高,產能新增4.5萬噸/年。
對此,當升科技(300073,收盤價11.55元)銷售部余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年國內新上的磷酸鐵鋰項目很多,能真正開發出產品的很少。此外,2011年國內鋰電池正級材料的產量約為1.5萬噸,開工率不高,“滿產的很少”。
TCO導電玻璃受寵
最值得一提的是超白TCO導電玻璃。“先進電池材料專項工程”明確表示,要加快推進超白TCO導電玻璃等關鍵產品產業化,形成產能5000萬平方米/年。
資料顯示,TCO玻璃指的是透明導電膜玻璃,不但具備透明性,還有導電性,主要用于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前電極,占其總成本的24%左右。目前廣泛應用的TCO玻璃主要有ITO玻璃、FTO玻璃和AZO玻璃三類,FTO玻璃是主流,生產廠家包括板硝子、旭硝子、AFG等。
滬、深兩市擁有TCO玻璃的上市公司為亞瑪頓(002623,收盤價28.29元)和秀強股份(300160,收盤價27.03元)。“新型節能環保建材示范應用專項工程”中同樣提到了玻璃,指的是Low-E中空/真空玻璃,不是研發,而是推廣,涉及的上市公司為旗濱集團(601636,收盤價8.56元)。
由于我國生物醫用材料相對落后,規劃并沒有給出明確目標,僅表示將大力發展醫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醫用金屬及合金等醫用級材料及其制品,滿足人工器官、血管支架和體內植入物等產品應用需求。推動材料技術與生命科學、臨床醫學等領域融合發展,降低研發風險和生產成本,提高產業規模。上市公司中,安泰科技(000969,收盤價17.62元)早已涉足,但毛利率不高,營收占比也不大。
生物降解材料放置于重點產品目錄中,聚乳酸 (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羥基脂肪酸酯(PHA)全被收錄,
鑫富藥業(002019,收盤價11.70元)、金發科技 (600143,收盤價13.35元)都已經實現PBS的連續化生產,前者產能為1.3萬噸/年,后者產能為3萬噸/年。不過,鑫富藥業PBS產品質量尚不穩定,去年曾遭遇客戶退貨。
“十大”以外仍存機會
規劃里的“十大重點工程”強調的是產業化,事實上,除“十大重點工程”外,有不少品種也蘊含投資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高性能復合材料基地”建設一節提到重點建設“湖南碳/碳復合材料基地”,將博云新材(002297,收盤價15.21元)推到前臺。該公司剎車片產品除了應用于汽車領域,也是航空航天的重要零部件,其所用的正是碳/碳復合材料,兩市僅此一家。
同樣屬于復合材料的還有金剛石/聚晶立方氮化硼復合超硬材料,也是無機品種,四方達(300179,收盤價20.70元)無疑是這方面的“專家”。
“特種橡膠基地”框定的范圍為北京、廣東茂名、湖南岳陽、甘肅蘭州、吉林、重慶等,上市公司中主營業務為甲乙酮的齊翔騰達(002408,收盤價23.55元)涉足了稀土順丁橡膠以及合成橡膠原料丁二烯。丁二烯項目投產時間為今年6月;稀土順丁橡膠項目去年遭遇合作方退出,未來能否順利投產尚存疑問。
至于工程塑料基地,規劃重點提到了廣東改性材料加工基地,正如金發科技董秘寧紅濤所言,說的就是他們公司與銀禧科技(300221,收盤價14.15元)。金發科技進入重點產品目錄的有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聚碳酸酯)、PBS,進入規劃的則有木塑材料,無疑是最大贏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