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智庫 2012-03-01 11:20:29
金融專家譚雅玲認為,央行開放資本項目,可能會對不健康的中國金融是嚴重沖擊。
每經編輯 涂勁軍
最近的熱門話題是我國資本賬戶開放規劃與資本流入減少,進而引起市場焦點集中,爭論混亂甚至論點過于極端。其實如果從市場規律和國際經驗的角度看,我們的資本賬戶開放規劃設置和發布并非恰逢其時,我們資本流出并非是外資左沖,這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深刻思考,并不能過于簡單化和單邊化評論乃定義。
首先看我國資本賬戶開放的環境與條件。盡管我國的資本財富引起世界極大的關切,尤其是在發達國家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百年不遇的壓力,歐洲的問題更加突出的緊張形勢下,我國資本賬戶開放似乎很恰逢其時。然而,我們忽略的關鍵點在于發達國家是否存在嚴重的金融危機和嚴重資金短缺,尤其是歐洲的問題是資金規模救助的問題,還是結構和制度以及體制問題,我們需要認真研究和仔細論證,并非如此簡單。所謂前所未有和百年不遇的定語并不那么簡單,其中深入和深刻的東西是我們所處時代無法想象和難以應對的。
一方面是發達國家面臨的問題并未達到金融危機的模式與結果,所謂的前所未有和百年不遇就在與獨特的表現和結局。首先他們不僅控制住了價格,并且有效的駕馭了金融市場為自己的戰略和目的服務的指標走向。尤為明顯的是美國,其不僅沒有出現價格失控局面,相反利用價格的有利因素、主動條件和霸權資質,靈活乃詭異地調整自己需要的價格目標和價值體系,直接打擊美元對手的市場競爭力和造成美元對手的經濟沖擊力,歐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其次2010年的歐債問題被炒成危機,但是至今歐債并沒有發生真正意義上的金融危機,歐洲也沒有出現土崩瓦解的失控局面,與亞洲金融危機或拉美金融危機時期的狀況截然不同。但是歐洲確實是出現了問題,只是自己發展的欠缺越來越嚴重,而這卻是因為其發展合作的機制和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所致,并非是歐洲的一個新話題,而是歐洲問題的老生常談。歐洲創出的歐元既沒有統一的貨幣政策執行力和統一的財政政策協調性,更缺少經濟與政治上的統一與合作,這是歐元運行之后的必然問題和結果,并非是一個新矛盾或新問題,更無法談及危機。盡管如此當年的美元歐元匯率水平卻呈現美元上漲和歐元下跌局面,歐元最低跌到1.18美元水平。相反2011年的歐債問題進一步惡化和擴散,緊張性和恐慌性蔓延加劇,威脅程度進一步上升,但同樣的匯率比較卻發生截然不同于事件嚴重性的走勢。歐元穩定住1.30美元的水平,美元下跌擴大,不知是美元有能量,還是歐元有能耐,令人費解。然而,這樣的結果值得思考的在于美元的戰略設計以及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歐元挑戰美元是直接瓜分美元的市場份額,導致國際貨幣體制格局的變化,進而美元為報復與對付歐元,始終駕馭著歐元價格,實現自己戰略需要的進度與進程。而歐元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和規劃。美元霸權地位是在強化,歐元投機因素是在加劇,此時我國資本賬戶開放的外部環境錯綜復雜、十分詭異,我們應對能力是否充足,而筆者更擔心我們的風險識別能力,難以駕馭風險和識破風險,此時的開放不是利于我們的發展,相反是增加自己風險控制的難度。
另一方面是我國目前的實力程度是否具備可以開放資本市場的資質和條件。我們自己欣賞的進步是巨額外匯儲備,外資關注我們的焦點是大量的外匯儲備。實際上我們的外匯儲備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按照傳統教科書的標準看我們的外儲,我們確實很有實力,但是如果看看現代金融市場,恐怕我們并不具備這種值得炫耀的實力。目前國際外匯市場一天的交易量已經從1997年的1.2萬億美元增加到4-5萬億美元,比較我們的實力真是微不足道,一旦有危機的概念出現,我們恐怕難以應付和難以阻擋。另外我國金融市場尚未完全開放,尤其是外匯市場依然難以放開,表明我們官方的風險控制還是有擔憂,心里沒底,這樣的資本賬戶開放過于匆忙,不利于風險控制。在市場不足的模式下放開資本市場給與我們健全的困局將會更加嚴重,不利于我們戰略進程,短期局部將會干擾和阻力整體安全部署。
綜上所述,我們的改革開放還是過多關注口號和文件的形式化,缺少實際和有效的進展和改變。我們面對資本賬戶開放的規劃更應關注行為、行動,而非輿論和口號。
其次看我國資本流動的非理認知和極端情緒。一國資本流動始終應該是有進有出,上下波動,就跟價格的基本規律是一樣的,應該是曲線和雙邊態勢,而非簡單議論的流進或流出數量和趨勢定義。我們面對金融問題的逐漸增多和開放,我們資質不足應該是一個大問題。很多金融專業性和規律性的東西我們并不熟悉和理解,所以會極端的評論和預期人民幣升值。外資如此專業和高級階段水平的資質并不是我們所能和所及,他們為何預期人民幣升值,他們不懂升值的弊端嗎?他們很懂,而且很會用升值的時機、條件和收益,為自己的利潤和收入服務。我們并沒有弄懂升值的規律經驗和內在需要,只是很盲從的追隨,不僅沒有得到我們的利潤收入,反之將我們的回報率給與外資、外國投資者。所以美國企業在我國布局增量,以人民幣匯率為契機奪取利潤點和收入水平。2011年的《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數據顯示,78%的美國企業在中國盈利或大幅度盈利,只有23%的企業認為中國保護主義增強;85%的受訪企業在2010年實現收入增加,78%的企業表示其在華盈利大幅度增加,63%的企業表示2010年盈利高于2009年水平,41%的企業認為在華利潤率超過全球利潤率,83%的表示2011年將增加在華的投資。
這值得我們關注資本流動的關鍵因素是價格,最終結果是利益。同時我們嚴重忽略資本流動的追求和目標,簡單以數量和規模面對外資引入,嚴重忽略自己制度和結構的自我性、特殊性和低效性,沒有切入問題所在的關鍵,也沒能從實際改革、改變問題,只是問題一直在談論,但沒有進展和效果。尤其是面對我國金融財富的數字規模,我們依然與當年貿易關注一樣,糾結數量概念、忽略資質和專業效率,進而問題一直拖延并加重,積重難返、難以消除的復雜性進一步擴大。
其實對于外資流出的概念并不那么簡單,一方面是外資流入的原因在于我們的問題所致,我們的重點是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糾結數量概念的流出;另一方面是外資流出還是本土轉移。面對去年10月份新增外匯占款為-249億元,這是2007年12月份以來首次出現單月負增長。一般貿易順差、外商直接投資以及其他跨境資本流入方式是推動外匯占款增長的主要力量。根據商務部數據,10月份貿易順差和FDI(外商直接投資)合計253.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10億元。10月份約有超1800億元的其他資金外流。資本外逃下和外資做空中國的說法也不脛而走。但實際上資本外流是我們自身問題的結果。如我國增長放緩、價格下跌、政策調控等等,直接引起資金變化和調整,但是否是外資很難界定,其中也不排除本土資金轉移。
渣打銀行研究報告認為,左右熱錢流動的因素包括,內地富裕家庭可能希望將儲蓄分散到海外和人民幣以外的投資、參與貪污活動的個人將資金調出境外、人民幣升值預期降溫、過去數年在中國房地產業獲利但預期樓價回落的投資者將獲利調出境外等等?報告認為也可能與對中國未來經濟前景感到悲觀有關。渣打認為,熱錢可經由眾多渠道流動,包括持有外國護照個人將在境內賺取的資金匯出、貿易公司操控貿易規模,及在境內的外資全資擁有或合資擁有公司操作等合法和非法渠道,甚至通過公費旅游將資金押到澳門的賭桌上,相信當局也將加強監察。另外還有我國人民幣國際結算的進展。去年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地域范圍擴大到全國,全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金額同比增長3.1倍,其中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占同期貨物貿易額的6.6%,比2010年上升4.4個百分點。總體2011年跨境人民幣業務顯著增長,業務領域和品種穩步擴大,境外人民幣回流渠道拓寬,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管理和監測制度逐步完善,人民幣在境外的認可度和可接受性穩步提高。但是我國這一似乎有效的結算工具并為促進貿易,貿易的萎縮或困境更加突出,兩者之間的關聯并不能用數量的概念單邊解析,綜合性甚至極端投機性不可忽略。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的問題和狀態,尤其是特殊時期的狀況更值得關注資金動向,因為實際上我國經濟實體已經過多的呈現投機性實體,資金慣性自我性并非是外資而起,而是自己而言。
近日我國央行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的報告吹風資本項目開放,首次明確進展階段和時間進度,但是實際上我們對自己的狀態和狀況并未做透徹的研究論證,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至今仍是一本糊涂賬,談及資本項目開放不是利好,而是在囤積風險和困局。目前國內外對此問題都未研究透徹,國際復雜性與我國特殊性錯綜復雜,并未具備條件和時機。而從一般規律和經驗看,資本賬戶可兌換分三類:儲備貨幣項下,本幣和主權貨幣項下的資本賬戶。我們目前的資質和水平上有巨大差異,我們必須關注細節和資質,不能不顧風險,更不能不加區分談論開放時間。過于簡單化的議論,或過于急躁的推進將會有很大風險。國際上外部資金正在尋找我國資本投機機會,國內外資本市場投機因素猖狂,我們此時的對策正中下懷,不適宜的央行宣言公告恰恰進一步刺激過于膨脹的狀態,決策的掌控不夠適宜。
我們當務之急是健全和規范市場細節和技術,并不是籠統的表明意愿,甚至是順應外部資金需求。我們自己并不到資金外流時期,投資內需為主,定位和定義需要貼切我們自己的狀況。太急了不行。我國經濟強大用了30年,尚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和品質;我們的金融剛剛起步,技術和專業乃至法律和合規都有巨大的問題,不健全、偏激、甚至低效,我們沒有理由盲目的開放機制和機構,這樣對于不健康的我國金融是一種嚴重的沖擊,太早了,太急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