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銀保聯姻優勢待顯 銀行系險企保費兩年徘徊

          2012-03-06 01:27:3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銀保聯姻再度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上周,興業銀行高調宣布即將引入戰略投資者,引發市場強烈關注。市場先后傳出人保或中國人壽有望入圍的消息。而人保集團董事長吳焰在“兩會”上的表態則讓這一消息塵埃落定:人保集團目前正在與興業銀行談戰略合作等事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近兩年來已有多家銀行與保險公司成功實現聯姻,以最受保險市場看好的銀行系保險公司為例,盡管銀行系保險公司快速崛起的浪潮一波又一波,但要真正奠定市場核心地位,還需要很長一段磨合期?!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哒{查發現,即使一些成功“嫁入”豪門的險企,保費也并未如當初預計的那般直線提升,銀保聯姻效果尚需時間觀察。

          銀行系保險公司版圖初顯

          2008年初,國務院批準了銀監會和保監會聯合上報的《關于商業銀行投資保險公司股權問題的請示文件》,原則同意銀行投資入股保險公司。當年,銀監會批準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北京銀行四家銀行入股保險公司的申請。隨后,一些商業銀行也陸續加入了保險公司股東的行列。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商業銀行投資入股保險公司,如交銀康聯、中荷人壽(原首創安泰)、建信人壽(原太平洋安泰)3家銀行控股壽險公司已經正式獲批,金盛人壽、嘉禾人壽等險企尚待監管層批復。

          2月初,中國保監會公布了2011年保險業原保費收入。數據顯示,交銀康聯、中荷人壽、建信人壽等7家銀行系壽險公司保費市場份額僅為1.4%,相比兩年前僅增加了0.4個百分點。2月21日,德勤在《2012年中國保險業十大趨勢與展望》中表示,各大銀行參股保險公司享受銀行股東銷售網絡帶來的擴張優勢還未全面反映。

          從2012年首月銀行系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來看,銀行系保險公司的發展潛力值得肯定。在納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的數家銀行系保險公司中,建信人壽2012年1月實現保費收入42334.58萬元,同比增長954%;交銀康聯1月實現保費收入6316.5萬元,同比增長123%;光大永明人壽1月實現保費收入44252.9萬元,同比增長106%;嘉禾人壽、中荷人壽也實現了不錯的保費增幅,僅金盛人壽、招商信諾保費收入同比呈下降趨勢。

          建信人壽總裁趙富高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將按照保監會的要求做好下一步工作。在建信人壽內部人士看來,公司自去年完成股權改制以來,業務發展呈現出良好狀態,主要得益于銀保渠道的規模發展,以及分支機構的開設。

          建信人壽一位總部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1月份的數據來看,保費增幅主要是依靠銀保渠道的發力。該負責人認為,目前公司會按照監管機構的要求,穩健、持續地發展業務。

          進一步來看,銀行系保險公司發展出現了分化。保監會公布的2011年壽險業標準保費和規模保費數據顯示,舊會計準則下,交銀康聯、中荷人壽、建信人壽3家已經正式獲批的銀行控股壽險公司規模保費分別實現-34.67%、21.94%、45.79%的增長;金盛人壽、嘉禾人壽、招商信諾等3家待批保險公司則分別實現72.48%、-1.13%、7.99%的增長;光大永明實現45.07%的增長。

          德勤審計組合伙人文啟斯認為,銀行系保險公司未能突顯優勢的主要原因包括:保險公司與銀行股東尚處于磨合期,領導班子、經營理念等都在調整適應中;銀行系保險公司此前本身規模比較小,鋪攤子擴張需要一定的時間;2011年遭遇銀保新規,使得最具優勢的銀保渠道受到限制。

          大型險企試水入股銀行

          在銀行積極入股保險業的同時,一些大型保險公司也開始將眼光盯向了中小型銀行。類似興業銀行這次引入保險巨頭作為戰略投資者,在行業中并非首例。

          2006年中國人壽入股廣發銀行,平安集團則先后入股深商行和深發展。其后,人保集團、太保集團、中再集團也相繼對未上市商業銀行進行股權投資。其中,中再集團斥資33億元在光大銀行上市前參股,成為其戰略投資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從近幾年保險公司入股未上市銀行股權的情況來看,除了中國平安(601318,SH)收購深發展實現集團化戰略之外,多數保險公司入股銀行,并未取得絕對控股地位。

          如2010年10月,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東大會同意通過定向增發,引入中國太保(601601,SH)這一新股東。這是繼2009年投資杭州銀行后,太保第二次投資未上市銀行股權。據了解,上海農商行201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上海農商行還會向部分現有股東和新投資者定向募集共計81.2億元,每股作價6.48元。其中中國太保斥資約13億元,認購上海農商行2億股,占增資完成后約4%的股份。

          北京大學一位學者認為,保險公司投資銀行后,雙方都可以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有股權紐帶的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間,雙方可以采用一些非市場化手段來獲得更大的便利。此外,保險公司對銀行參股、增派董事,也可以將保險公司擅長的風險管理、精算、IT技術等帶到銀行中去。

          提升業績還需整合優勢

          東方證券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未來3~5年,銀行系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將隨分公司數量的增加而超常規發展,市場份額迅速提高。據悉,這些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都在5億元以上,符合監管要求,理論上在分公司設置上已經沒有限制。此外,按照行業慣例,中資保險公司的分公司開業速度都非???。

          然而,在銀行系保險公司集體亮相的同時,如何實現“銀”、“保”對接,以及內部管理架構、業務接口的整合,尚需銀行和保險公司進一步磨合與調整。

          記者統計發現,部分銀行系保險公司在股權變更之初,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如2009年8月光大集團全面接手光大永明人壽日常經營和管理工作以來,光大永明人壽成績不俗。2010年1月~7月,光大永明壽險保費同比增速高達428%,在所有壽險公司中增幅排名第5位,增速大大超越同期全國壽險市場保費收入34%的增速。但在“銀保新政”等因素的影響下,銀行系險企發展進入平臺期。如何面對下一步的發展,一位銀行系保險公司總裁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還需進一步理順思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市場上調研發現,不管是銀保營銷模式,還是部分中資保險公司“產說會”營銷模式,都是一種規模沖量,短時間內通過規?;目蛻?ldquo;勸服”,產生一定規模的保費。一位保險分公司總經理對此的擔憂是“在此模式下,很有錢的人并不會買保險”。與規模沖量相比,專業化的保險營銷服務模式更容易讓高收入階層認可,但“一對一”的顧問式營銷,很難獲得規模效應。如何整合兩種經營模式的優點,以提升“銀保”合作的質量,成為銀行系保險公司思考的話題之一。

          一位保險公司銀保負責人表示,銀行系保險公司產品要在銀行眾多理財產品中擁有一席之地,未來還是需要增加更多保障性功能,與銀行的理財產品成為差異化競爭格局,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李聽發自上海 銀保聯姻再度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上周,興業銀行高調宣布即將引入戰略投資者,引發市場強烈關注。市場先后傳出人?;蛑袊藟塾型雵南?。而人保集團董事長吳焰在“兩會”上的表態則讓這一消息塵埃落定:人保集團目前正在與興業銀行談戰略合作等事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近兩年來已有多家銀行與保險公司成功實現聯姻,以最受保險市場看好的銀行系保險公司為例,盡管銀行系保險公司快速崛起的浪潮一波又一波,但要真正奠定市場核心地位,還需要很長一段磨合期?!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哒{查發現,即使一些成功“嫁入”豪門的險企,保費也并未如當初預計的那般直線提升,銀保聯姻效果尚需時間觀察。 銀行系保險公司版圖初顯 2008年初,國務院批準了銀監會和保監會聯合上報的《關于商業銀行投資保險公司股權問題的請示文件》,原則同意銀行投資入股保險公司。當年,銀監會批準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北京銀行四家銀行入股保險公司的申請。隨后,一些商業銀行也陸續加入了保險公司股東的行列。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商業銀行投資入股保險公司,如交銀康聯、中荷人壽(原首創安泰)、建信人壽(原太平洋安泰)3家銀行控股壽險公司已經正式獲批,金盛人壽、嘉禾人壽等險企尚待監管層批復。 2月初,中國保監會公布了2011年保險業原保費收入。數據顯示,交銀康聯、中荷人壽、建信人壽等7家銀行系壽險公司保費市場份額僅為1.4%,相比兩年前僅增加了0.4個百分點。2月21日,德勤在《2012年中國保險業十大趨勢與展望》中表示,各大銀行參股保險公司享受銀行股東銷售網絡帶來的擴張優勢還未全面反映。 從2012年首月銀行系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來看,銀行系保險公司的發展潛力值得肯定。在納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的數家銀行系保險公司中,建信人壽2012年1月實現保費收入42334.58萬元,同比增長954%;交銀康聯1月實現保費收入6316.5萬元,同比增長123%;光大永明人壽1月實現保費收入44252.9萬元,同比增長106%;嘉禾人壽、中荷人壽也實現了不錯的保費增幅,僅金盛人壽、招商信諾保費收入同比呈下降趨勢。 建信人壽總裁趙富高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將按照保監會的要求做好下一步工作。在建信人壽內部人士看來,公司自去年完成股權改制以來,業務發展呈現出良好狀態,主要得益于銀保渠道的規模發展,以及分支機構的開設。 建信人壽一位總部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1月份的數據來看,保費增幅主要是依靠銀保渠道的發力。該負責人認為,目前公司會按照監管機構的要求,穩健、持續地發展業務。 進一步來看,銀行系保險公司發展出現了分化。保監會公布的2011年壽險業標準保費和規模保費數據顯示,舊會計準則下,交銀康聯、中荷人壽、建信人壽3家已經正式獲批的銀行控股壽險公司規模保費分別實現-34.67%、21.94%、45.79%的增長;金盛人壽、嘉禾人壽、招商信諾等3家待批保險公司則分別實現72.48%、-1.13%、7.99%的增長;光大永明實現45.07%的增長。 德勤審計組合伙人文啟斯認為,銀行系保險公司未能突顯優勢的主要原因包括:保險公司與銀行股東尚處于磨合期,領導班子、經營理念等都在調整適應中;銀行系保險公司此前本身規模比較小,鋪攤子擴張需要一定的時間;2011年遭遇銀保新規,使得最具優勢的銀保渠道受到限制。 大型險企試水入股銀行 在銀行積極入股保險業的同時,一些大型保險公司也開始將眼光盯向了中小型銀行。類似興業銀行這次引入保險巨頭作為戰略投資者,在行業中并非首例。 2006年中國人壽入股廣發銀行,平安集團則先后入股深商行和深發展。其后,人保集團、太保集團、中再集團也相繼對未上市商業銀行進行股權投資。其中,中再集團斥資33億元在光大銀行上市前參股,成為其戰略投資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從近幾年保險公司入股未上市銀行股權的情況來看,除了中國平安(601318,SH)收購深發展實現集團化戰略之外,多數保險公司入股銀行,并未取得絕對控股地位。 如2010年10月,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東大會同意通過定向增發,引入中國太保(601601,SH)這一新股東。這是繼2009年投資杭州銀行后,太保第二次投資未上市銀行股權。據了解,上海農商行201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上海農商行還會向部分現有股東和新投資者定向募集共計81.2億元,每股作價6.48元。其中中國太保斥資約13億元,認購上海農商行2億股,占增資完成后約4%的股份。 北京大學一位學者認為,保險公司投資銀行后,雙方都可以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有股權紐帶的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間,雙方可以采用一些非市場化手段來獲得更大的便利。此外,保險公司對銀行參股、增派董事,也可以將保險公司擅長的風險管理、精算、IT技術等帶到銀行中去。 提升業績還需整合優勢 東方證券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未來3~5年,銀行系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將隨分公司數量的增加而超常規發展,市場份額迅速提高。據悉,這些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都在5億元以上,符合監管要求,理論上在分公司設置上已經沒有限制。此外,按照行業慣例,中資保險公司的分公司開業速度都非???。 然而,在銀行系保險公司集體亮相的同時,如何實現“銀”、“?!睂?,以及內部管理架構、業務接口的整合,尚需銀行和保險公司進一步磨合與調整。 記者統計發現,部分銀行系保險公司在股權變更之初,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如2009年8月光大集團全面接手光大永明人壽日常經營和管理工作以來,光大永明人壽成績不俗。2010年1月~7月,光大永明壽險保費同比增速高達428%,在所有壽險公司中增幅排名第5位,增速大大超越同期全國壽險市場保費收入34%的增速。但在“銀保新政”等因素的影響下,銀行系險企發展進入平臺期。如何面對下一步的發展,一位銀行系保險公司總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還需進一步理順思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市場上調研發現,不管是銀保營銷模式,還是部分中資保險公司“產說會”營銷模式,都是一種規模沖量,短時間內通過規模化的客戶“勸服”,產生一定規模的保費。一位保險分公司總經理對此的擔憂是“在此模式下,很有錢的人并不會買保險”。與規模沖量相比,專業化的保險營銷服務模式更容易讓高收入階層認可,但“一對一”的顧問式營銷,很難獲得規模效應。如何整合兩種經營模式的優點,以提升“銀?!焙献鞯馁|量,成為銀行系保險公司思考的話題之一。 一位保險公司銀保負責人表示,銀行系保險公司產品要在銀行眾多理財產品中擁有一席之地,未來還是需要增加更多保障性功能,與銀行的理財產品成為差異化競爭格局,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在线视频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不卡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无线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国产蜜 | 在线观看日本高清区 | 一级性做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极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