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5 01:23:5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昊
每經記者 張昊
4月2日,原油指數在經歷早前下跌后,突然大幅拉高,全日上漲2.17%,報收106.4美元/桶,當日的上漲行情大有扭轉前期下跌趨勢的意味。不過隨后兩個交易日,原油指數再次走弱,且再次接近于60日均線104.2美元/桶附近。
原油指數再次走弱主要受歐洲經濟數據影響。法國、德國和意大利機構3日公布季度展望報告,法國全國統計和經濟研究所、慕尼黑經濟研究所和意大利中央統計局預測,歐元區整體國內生產總值(GDP)去年第四季度下滑0.3%,今年第一季度將繼續下滑0.2%。按照主流說法,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下滑,就可以定義為衰退。
同原油一樣,與經濟景氣度高度正相關的工業品期貨同樣難逃下跌命運。倫銅指數本周三大幅跳空低開,4月4日暫報8501.25美元/噸,下跌1.77%;倫鋁指數連續6連陰,4月4日創下2111美元/噸新低。貴金屬的走勢也不容樂觀,倫敦金4月3日下跌1.87%,報收1645.62美元/盎司;倫敦銀同樣表現弱勢。
盡管原油、金屬及貴金屬商品走弱,但農產品期貨市場卻是另一番場景。3月30日,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美國玉米庫存量遠低于市場預期,且美國農業部預測該國今年大豆的種植面積將大幅縮減。受此消息刺激,玉米期價當日收于漲停價,大豆也大幅反彈。隨后幾個交易日,農產品市場延續了上漲勢頭,其中美豆指數4月2日更是創下1418.2美分/蒲式耳階段新高。
期貨分析師認為,目前A股市場再次陷入弱勢行情,加之假日期間海外市場原油期貨、金屬期貨連續走弱,預計今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總體偏弱。盡管如此,國內農產品期貨仍有不少看點,一是國內農產品價格近期再現普漲行情,期貨市場中前期領漲的玉米期貨經過調整后,或將繼續走強;二是壓榨利潤出現好轉,油脂市場可能繼續活躍。
在近期國內農產品期貨中,玉米期貨走勢更為引人注目。玉米期價從去年11月底起便維持上漲態勢,從2177元一路攀升至2400元以上,并于3月16日創下2497元新高。隨后玉米期價開始調整,3月30日玉米1209合約收盤價回落至2432元一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