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4-12 08:43:07
4月11日,中國商務部網站公布兩起中國產品遭受貿易救濟案件的外方裁定結果,“中國制造”未能躲避美國和加拿大的貿易保護手段。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中國制造”一日內連遭美國與加拿大貿易保護主義沖擊。
4月11日,中國商務部網站公布兩起中國產品遭受貿易救濟案件的外方裁定結果,“中國制造”未能躲避美國和加拿大的貿易保護手段。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廚房置物架反傾銷反補貼復審的終裁決定。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發布公告,對原產于中國的石油管材短節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產業損害終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2008年7月31日,美國內部產業向美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就中國的進口廚房器具置物架產品進行反補貼與反傾銷合并調查,此案已經波折近四年之久。
根據美方終裁結果,反補貼方面,順德偉金的稅率為21.48%,珠海新金山7.85%,其他應訴企業12.35%,所有其他涉案企業264.09%;反傾銷反面,順德偉金的稅率為7.89%,珠海新金山0%,分別稅率企業7.89%,所有其他涉案企業95.99%。
該調查申請是由美國兩家生產商、美國聯合鋼鐵工人工會及美國機械安裝修理與航空宇航工人國際協會提出,涉案產品主要是用于冷藏制冷設備和廚房器具的置物架。
申訴方指控中國涉案企業接受了政府提供的所得稅優惠、間接稅和關稅免除、直接贈款、優惠貸款和利率補貼、低于充分報酬的貨物與服務、原材料生產要素的出口限制和人民幣匯率政策等7大類共計28項補貼。
截止記者發稿時,我國商務部還尚未就此案最新進展發表評論。
除上述案件外,加拿大還認定原產于中國的油管短節的傾銷行為和補貼行為對加拿大國內產業造成了實質性損害威脅,對原產于中國的石油管材短節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產業損害終裁。
加拿大邊境服務署作出終裁裁定對中國涉案企業征收80.2%~173.4%的反傾銷稅,征收563.9~9125.6人民幣/公噸的反補貼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資料后發現,去年底,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進口自中國的油管短節產品曾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初裁,裁定對中國涉案企業征收32.4%~169%的反傾銷稅率及8.8%~50.8%的反補貼稅率,而最新的終裁結果稅率相比初裁結果有一定程度上浮。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