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0 02:34:2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林鵬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劉林鵬 發自成都
4月19日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公布第一批抽檢結果,9家企業的23個批次產品使用的膠囊鉻含量超過國家藥典限量標準。其中四川蜀中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蜀中制藥)所生產的阿莫西林膠囊111102批號的鉻含量達7ppm,超過了2010版藥典規定的“每千克膠囊的含鉻量不能超過2毫克”的含量。此前央視曝光的蜀中制藥諾氟沙星膠囊產品沒有在首批超標的名單之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蜀中制藥阿莫西林膠囊曾進入多省的基藥招標系統。此前蜀中制藥因低價奪標被業界指為“價格殺手”。
基藥低價中標制度面臨考驗
在藥品招標采購中,價格因素權重一度占到整個評分的90%以上,誰能把價錢更降低一點,誰就有可能最終中標。記者從四川藥協采購與監管網站上找到了一份川基藥(2011)100號關于公布2011新增補掛網藥品目錄等有關事宜的通知,其中蜀中制藥的兩款阿莫西林膠囊上榜,其36粒和20粒0.5g盒裝的零售價分別為9.1元和5.2元,每粒的零售價分別為0.25元和0.26元。
與其他阿莫西林膠囊相比,這個價格是比較低的。此番蜀中制藥的阿莫西林膠囊出現問題,意味著當前基藥招標體系中的“低價中標”制度面臨考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4月19日晚致電蜀中制藥董事長安好義時,發現其手機已關機。
蜀中制藥官方數據顯示,其被曝光的兩個品種之一阿莫西林膠囊的年銷量是40億粒——整體膠囊在其公司銷量中貢獻超過3億元。
四川醫藥行業一位資深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阿莫西林被檢出有問題,對蜀中制藥將是沉重打擊。
公開資料顯示,蜀中制藥藥用膠囊或來源于自產。其董事長安好義在河南投資的昊海藥業僅空心膠囊年產能就達120億粒,在四川廣漢的工廠亦有膠囊生產線。
4月16日,蜀中制藥辦公室經理安國勇曾向媒體否認了鉻超標,他稱,“從原料供應到企業使用經過三次檢測:原料供應商要帶質檢報告,企業買進之后首先要對原料檢測,生產出來之后還要對成品檢測。自身檢測是符合國家相關要求的。”
然而上述說法遭到了質疑:既然檢測結果正常,為何不公布具體指標。
藥企違規成本被指太低
4月18日,有媒體從吉林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了解到,該省登上黑名單的吉林省輝南天宇藥業、長春海外制藥集團、通化金馬藥業、通化盛和藥業、通化頤生藥業以及修正藥業已生產的8個批次的產品及原料目前已全部封存,企業已全部下發召回通知。此外,遼寧丹東市通遠藥業和青海格拉丹東藥業也已宣布召回問題藥品。僅蜀中制藥一直沒有行動。
“我現在還沒聽說蜀中制藥召回旗下被曝光的兩個批次的產品。”四川醫藥行業一位資深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下架與召回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理公開資料發現,去年4月,蜀中制藥的復方黃連素片、川貝枇杷糖漿因未按國家食藥監局批準的生產工藝生產,而被收回中藥GMP證書;去年11月4日,該公司中藥生產線恢復生產。為此,蜀中制藥重獲GMP證書付出的代價是一張630萬元的罰單。
“你知道現在拿到一個GMP證書有多難嗎?蜀中制藥以630萬的代價重獲GMP是很劃算的。”四川一家藥企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委員劉玥稱,我國在食品藥品安全方面,建立了包括《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等在內的一套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看似健全,但原則性的泛泛規定較多,具有可實施操作層面的細節性規范較少,尤其是民事懲罰力度太小。例如,行政性的處罰,往往蜻蜓點水,罰起來不痛不癢,和非法生產經營者的非法所得相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在民事懲罰性賠償方面,尚無實踐先例;召回措施更是雷聲大雨點小,象征性地表示表示,渾水摸魚地就過關了。
(實習生熊玥伽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