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6 01:40:16
日前,《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以及晨星中國基金評選紛紛揭曉,興業全球基金成為最大贏家之一,公司及旗下產品捧走各大獎項,成為行業大滿貫。
《中國證券報》金牛獎評選中,興業全球公司五年蟬聯金牛基金公司稱號,據悉國內僅有興業全球和華夏這兩家基金公司五度榮膺該稱號。此外,興業全球將四個金牛基金獎項收入囊中,興全全球視野和興全社會責任股票基金分獲五年期、三年期股票型金牛基金稱號,興全趨勢基金及興全可轉債基金雙雙獲得五年期混合型金?;鸱Q號。《上海證券報》“金基金”評選中,興業全球基金再度榮獲“2011年度金基金股票投資回報公司獎”稱號,興全全球視野基金榮獲“五年期金基金·股票型基金獎”、興全社會責任基金榮獲“三年期金基金·股票型基金獎”稱號。而在《證券時報》公布的榜單中,興業全球基金收獲三項單只基金大獎,興全全球視野基金榮獲“五年持續回報股票型明星基金獎”及“2011年度股票型明星基金獎”,興全趨勢基金榮獲“五年持續回報積極混合型明星基金獎”。
在剛結束的晨星中國2012年度基金評選中,興全全球視野基金榮獲2012年度股票型基金獎,這也是股票基金的唯一一個獎項。憑借“四榜提名”,興業全球基金一舉躋身“大滿貫”陣營。興全系旗下全球視野基金更是遍攬了四大獎項的基金單項獎,是當之無愧的明星基金。
眾所周知,基金年度評選一直是行業內權威公信力的體現。如“金牛獎”,被譽為基金業的“奧斯卡”,每年度評選展示出一批優秀基金和優秀的基金管理公司,為投資者選擇基金提供了重要參考。
沉甸甸的獎項背后是多年來給予投資者的豐厚回報。日前,南京大學中國機構投資者研究中心推出2012年1季度內地基金管理公司整體投資回報評級(TIPRating),在五年期投資回報排名中,興業全球基金在全行業中力拔頭籌,排名第一。據某知名財經媒體統計顯示,在目前國內近千只基金產品中,共有21只基金產品歷史累計凈值漲逾3倍,其中排名靠前的興全趨勢、華夏大盤精選的累計凈值增長率超過400%。
五年蟬聯“金牛公司”稱號的興業全球基金,緣何能成為跨越牛熊成為長跑英雄?在王曉明看來,主要還是得益于“十二字箴言”:關注長遠,獨立判斷,理性投資。據王曉明介紹,興業全球基金的核心理念是“不斷學習的價值投資理念”。一是價值投資,以合理的估值投資具備優質基本面的公司;二是不斷學習,根據最近幾年中國市場的劇烈變化調整投資策略,逐漸表現出多元化的投資風格。過去幾年的牛熊市轉折中,興業全球整體表現出色,證明了其長期投資理念的有效性。
“慎行才能致遠”,王曉明指出,在基金行業,一年期業績考核較常見,而興業全球投研制度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業績考核更重長期,同時兼顧兩年期、三年期業績考核。“從公司成立開始我們就在強調一個理念,即你能連續五年做到市場的前1/3,你一定是第一名。最后的結果也驗證了我們這樣的理念。”
此外,建立一套完善而有效的風險控制系統也是基金公司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基石。王曉明指出,投資的本質是控制好風險和收益的配比,其中風險控制是長期投資制勝的關鍵,也是一切投資管理的核心。一個出色的投資者應當在衡量風險和挖掘機會上分配同樣多的時間。“興業全球的基金經理可以有不同的投資風格和進攻方式,但前提是,必須擁有一套風險控制的理念、框架、方法。而事實上,無論是管理層,還是投研團隊,鮮明的‘風控’理念,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興業全球基金中其他基金經理,并形成了良性的投研體系”。王曉明強調。
在2007年至2011年近5年時間中,市場經歷了2007年波瀾壯闊的大牛市,2008年泥沙俱下的熊市,2009年的強勁反彈,2010年及2011年的調整,而在這期間,近千只的基金博弈,僅有11只基金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超過100%。值得關注的是,興業全球基金旗下的興全全球視野、興全趨勢投資雙雙名列其中,手捧“金牛”可謂實至名歸。資料顯示,興全全球視野基金基金經理董承非,善于選擇比較穩健、估值較低的股票,其業績在所有股票型基金近5年的收益排名中位列第一;興全有機增長基金經理陳揚帆,則偏愛成長股,成功發掘出的東方園林、湯臣倍健、百視通等股票,而其控制風險的方法則是通過對倉位的靈活迅速切換來實現。
對于今年的市場,王曉明分析指出,考慮新漲價因素以及中國結構性的通脹推動力量,今年仍然不能對通脹掉以輕心,基于這種判斷,目前貨幣政策很難放的很松,通脹風險制約了貨幣政策的空間;中國這一兩年出現惡性通脹的概率不大,但出現滯漲的可能性比較大。“中國現在面臨的一個大背景就是轉型,我們對轉型過程中的困難要有充分估計,最關鍵的因素是投資、出口、消費在轉型過程中如何均衡,2012年以來投資尤其是政府為主導的投資增速低于預期,導致中國經濟在短期內承受的增長壓力是比較大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企業盈利增速毫無疑問低于預期的概率加大。股市難以出現整體性機會。大盤藍籌相比較而言,因為估值相對合理,風險不大,安全邊際比較而言高。”王曉明表示。
在這種情況下,王曉明認為,對大多數中國的投資者而言,現在的藍籌股投資是更優選擇??傮w看來,在轉型的大背景下,整體性機會與行業性機會都相對有限,未來更需要精選個股。尤其在中期,因為宏觀和微觀存在超預期的可能,還需保持謹慎,要耐心等待中國經濟企穩以及企業盈利增速見底。
展望二季度,王曉明表示,A股市場或將維持目前的震蕩態勢,但是看好今年固定收益類產品的表現,建議投資者今年應在固定收益、可轉債以及股票基金之間建立一個組合。而從未來3到5年來看,或應該多關注股票型基金,其次是可轉債和債券基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