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2 01:13:1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記者 曾子建
上周五(4月27日),當大家開始準備迎接“五一”小長假時,證監會突發利好稱,降低股票交易成本事宜正在研究審核之中。僅僅過了三天(4月30日),證監會迅速兌現利好:降低A股交易的相關收費標準,總體降幅為25%;不過對于市場最為期待的印花稅下調,證監會卻只字未提。
雖然A股交易費標準總體降幅達25%,但對普通投資者而言,究竟能夠減少多少交易成本?對A股市場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對于這些問題,有市場人士認為,雖然降低交易費沒有下調印花稅的影響大,但這仍然是實實在在的利好,說明監管層在想方設法為投資者減負,提高A股市場的吸引力。
多項費用下調
上周五,證監會首先對國內4家期貨交易所的交易手續費進行下調,同時宣布:“有關降低股票交易費用,減少股票交易成本的事宜,有關部門在研究和審核。”
一說到降低股票交易成本,市場迅速聯想到的就是下調印花稅;根據歷史經驗,一旦下調印花稅,A股往往會大漲。
4月30日,證監會在官網上宣布:“A股交易相關收費大幅降低,總體降幅為25%”。
在普通投資者印象中,交易成本一般包含三大費用:傭金、印花稅和其他費用。那么,此次證監會降低的究竟是什么費用?
據公告,調整后,滬深交易所的A股交易經手費將按照成交金額的0.087‰雙向收取,在這之前,上證所A股經手費標準為成交額的0.11‰,深交所為0.1475‰。
除經手費外,另外一項被下調的費用是過戶費,這一費用僅有上證所在A股交易時收取。根據上證所原來的規定,過戶費按照成交面額的1‰收取,起點1元。
需要注意的是,成交面額不是成交金額,也就是說無論金額是多少,過戶費都是每交易1000股,收取1元的過戶費,不足1000股的收1元。而調整之后,滬市A股過戶費按照成交面額的0.375‰雙向收取,也就是說每成交1000股收取0.375元過戶費。
同時,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所收費結構,滬深證券交易所將按照上市公司股本規模分檔收取上市初費和上市年費,并對創業板公司實行減半收取。調整后的收費標準將于6月1日實施。
減負效果待觀察
廣大投資者強烈預期的印花稅下調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下調交易經手費和過戶費。那么,上述兩項費用收費標準的調整,對于減輕投資者負擔的效果有何差異?
某上市券商分析師指出:“由于經手費和過戶費在投資者所有交易成本中占比并不大,因此,與直接降印花稅相比,下調交易費其實并沒太大作用。”
該分析師指出,普通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中,最主要的是 “傭金”和“印花稅”兩大部分。其中,傭金的標準一般在0.3‰~3%不等,而目前的印花稅按照賣出金額的1‰單向收取。過戶費只有滬市收取,深市不收。經手費現在統一下調到0.087‰,所占交易成本的比例更低。
由此可見,相比交易費,“傭金”和“印花稅”才是投資者最重的負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券商提供給投資者的交割單中,很多都沒有顯示“經手費”這一收費項目,因此有投資者質疑,經手費的下調,會不會真的讓投資者降低交易成本?
對此,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如果交割單中清晰羅列了不同類型的收費項目,如傭金、印花稅、過戶費、經手費等,那么下調經手費后,投資者可以清楚地了解費用到底下調了多少。但是,如果券商沒有在交割單中列明經手費的話,則可能出現另外的情況。”
據介紹,在某些券商的交易系統中,打印出來的交割單只含“傭金、印花稅和其他費用”三項,經手費則被涵蓋在“傭金”之中,如果經手費收費標準下調之后,券商沒有相應降低客戶傭金的話,就可能出現券商多收傭金,造成投資者成本仍然維持在舊有的高位。
簡單舉個例子,如果某券商向客戶收取的傭金標準為成交額的1‰,經手費下調前,其中包含的費用為0.11‰的經手費,券商實際收取的傭金為0.89‰。而下調經手費之后,如果券商的傭金標準未作下調仍為1‰的話,所包含費用為下降后的經手費0.087‰,券商實際收取的傭金則提高到了0.913‰。所以,這樣一來,普通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沒有下降,反而是券商多收了0.023‰的傭金。
所以,上述人士認為,券商應該在交割單中清楚列明不同類型交易費用的收取金額,這樣才能讓普通投資者實實在在享受到交易成本降低的好處。
A股吸引力增強
此前,投資者普遍期待管理層能夠下調印花稅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但最終未能如愿。那么,為何證監會采取降低費用而非降低印花稅的政策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巴曙松認為,降低交易費用,應當說都是在證券監管部門權限內的調整,顯示了證券監管部門的政策導向;而印花稅和紅利稅等的降低,則需要財稅等部門的協調。
巴曙松還指出,對培育價值投資理念、降低市場成本來說,印花稅和紅利稅也有必要研究相應的調整計劃。如果不考慮市場的估值水平,收費標準的調整對市場的影響往往只具有短期效應;但是考慮到目前市場總體估值處于低位,這一調整有利于降低市場運行成本并發揮激活市場的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