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9 01:58:48
每經編輯 李記
李記
7日,揚州市財政局、市房管局聯合出臺通知,對個人購買成品住房進行獎勵。此通知將從今年7月1日起執行,執行期暫定一年。
在房地產調控的大格局下,近兩年來,地方政府的“小動作”似乎少了很多。但簡單盤點不難發現,“少”并不意味著沒有。去年10月,廣東佛山便出現了樓市“寬限令”朝令夕改的鬧劇。盡管揚州不在限購城市之列,但揚州出臺政策獎勵個人買房的舉動,仍難逃被視為救市沖動的嫌疑。因為從本質上說,對購房人給予所購房屋合同價款4‰至6‰的獎勵,試圖達成的正是地方政府拿著真金白銀刺激本地樓市的目的。
“繼續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被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鞏固調控成果”等聲音也多次被中央高層提及。但正如各地公布的一季度公共財政、土地出讓金顯示的那樣,財政收入增速大減速,部分地方甚至出現財政收入的負增長,也是不爭的事實;受制于房地產調控,土地出讓金也出現明顯下滑。在這種狀況下,一些地方政府難抑“增收沖動”,想方設法試圖掀起新一輪救市沖動,也是不難理解的。
基于這樣的現實考量,對揚州出臺政策獎勵個人買房須予以足夠重視。簡單分析便能發現,如果這種方式的救市,能夠被默許或者是容許,并能被現實驗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效果,那么,類似的打擦邊球救市沖動,難免會紛紛效仿,愈演愈烈。原因很簡單,不管城市是否限購,地方政府直接拿錢獎勵個人買房,似乎都沒有觸碰到相關政策 “底線”;同時,此舉對開發商起到的增加投資信心、鼓勵穩守房價的明示作用,更是非常明顯。
事實上,土地財政收入減少,固然是導致地方政府一再萌生救市沖動的主因,一些公務人員無法對現實住房問題感同身受,恐怕也是不能忽視的原因之一。據5月8日《人民日報》報道,在談到中央各部委推進部門預算公開時,一些專家認為,在各部委公開的預算項目支出中,住房支出的增加是一個普遍現象,“應該說,這樣的支出是合情合理的”。公務人員住房公積金計算基數提高 “合情合理”,那么,其他勞動者呢?要知道,最需要住房公積金的民眾,往往是沒有住房公積金的人。
回到地方政府新一輪救市沖動問題上來,無論是何種原因,出于怎樣的目的,相關方面必須對包括揚州出臺政策獎勵個人買房在內的地方政府新一輪救市沖動,給予足夠充分的重視。該緊急叫停的,要堅決叫停,與此同時,還要謹防類似的擦邊球政策對整體房地產調控的損害。
曾經有評論說,高房價的萬惡之源是公務人員或者決策者能拿高房貼買低價房,沒有切身感受高房價的壓力。也許在短期內,讓所有的公務人員都能切身感受到現實住房問題的嚴峻性,尚且不切實際,但相關方面不能停止致力于此的努力。如果各級公務人員都能像普通勞動者一樣,在高企的房價中同樣不能淡定,也許在新一輪救市沖動面前,決策者便會多一些推己及人的克制,少一些不顧一切的浮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