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0 01:39:1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周三A股大跌,滬綜指跌1.65%報2408.59點,深綜指跌1.74%報963.18點,成交微有縮小。周三的下跌呈普跌狀態,除個別軍工股因消息而走勢較強,創業板、中小板跌幅和主板差不多,ST板塊下跌股略多于上漲股,大體和其他個股同步。
最近市場在資金供應方面有些利好,如新設立300ETF等,但同時也有些資金分流因素。新三板、國債期貨、包括白銀等在內的商品期貨品種擴容等因素,均對中遠期資金存在分流可能。
另外,這次期貨和股票交易費用同時下降,表面上看似乎沒什么,但筆者認為前者吸引力遠大于后者,因商品期貨T+0和“平今倉”交易盛行,些微成本下降吸引力就會增加不少。
如今的A股,其關鍵的問題不是交易成本方面,因A股交易成本經過歷年調整實際上已極低,筆者認為A股最為關鍵的因素是各種制度設計,以及極令人憂慮的上市公司誠信問題。筆者前期曾不得已地提出個觀點,即假如注定無法兩全其美,則沒水分的60倍市盈率個股也要相對地好過有水分的20倍市盈率個股。
就單一個股業績下滑來說,似乎很難認定真實原因是什么,似乎多數能說得通。但就眾多個股業績變臉來說,就很難解釋了,老練的投資者分不清,只能對所有個股不信任。這和對國產商品或奢侈品的態度一樣,理論上誰都知道確實有些誠信的公司,但消費者因分不清所以就“不得不”懷疑一切。
筆者不認為管理層對股市應事無巨細地去管,但業績真實性一定得“死死地”管住,管理層將更多精力放在法規建設和切實懲罰上即可,即只需做好裁判即可。至于投資者炒股輸贏,投資理念是否“愚蠢”,這完全是自找的,裁判完全不用理會。
近期利好不可謂不多,也不可謂不密集,但股指越漲越遲滯,浪費了那么多利好,所以筆者就進行了上述反思。至于股指殺跌誘因,筆者在最近幾天已提前說了,而且說過好幾次了?,F在跌下來反而一時感到無語,因說來說去也就那些潛在利空,所以就轉而說些上述盤面之外的東西。
這些東西看似脫離了盤面,但中線、長線來說都是極為重要因素。就短期而言,假如歐債危機暫未暴發,假如管理層再多出幾條利好,也許股指還會上漲一些。但這都不是本質內容,也沒什么大用,無非使新股能多發幾只、大非多減一些而已。
從最近各方信息看,管理層弄高股指意愿似乎極為強烈。筆者雖對此有點不以為然,卻也不敢過度漠視政策力量,至少短期內如此。
從股指單頂形態看,殺跌也是有點突兀的,這種形態通常較容易反復。從均線系統或主力短期成本看,估計2380點一帶有些反彈可能,不過建議屆時倉重者減持。
投資者也不應過度恐慌,筆者認為現階段股指大跌機會一般有限,除非美元意外地極為強勢,且人民幣明顯地、趨勢性地貶值。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經濟首季或二季見底的幾率確實較大,股市沒理由對此無動于衷,近期一些投資者看多也并非全無理由。另外,即使這個見底未必就是最終見底,但很明顯,其“證偽”過程一般會極長,如此當有足夠的騰挪余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