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4 01:27:56
對于業績變臉,天喻信息解釋為競爭加劇、投入增多。實際上,工資增長也是天喻信息費用增加的一大原因。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由于上市當年(2011年)凈利潤下滑43.69%,2012年一季度凈利潤下滑185.09%并錄得虧損,在4月中旬中央電視臺《交易時間》播出的節目中,天喻信息(300205,收盤價10.44元)業績下滑被稱為“最迅捷的變臉”。
對于業績變臉,天喻信息在年報中解釋為“競爭加劇”、“投入增多”。而實際上,工資的增長也是天喻信息費用增加的一大原因。數據顯示,在公司年報凈利潤下滑近五成的情況下,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工資卻增長逾70%。昨日,曾在天喻信息上市時舉報其造假的周愛文律師表示,天喻信息的業績迅捷變臉或許并不意外,早在上市前,公司的招股書相較招股書(申報稿)偷偷修改的地方達30多處。對此,天喻信息相關負責人表示,修改是應證監會要求,不是篡改。
4月13日,央視《交易時間》欄目播出記者調查“變臉的故事”。其中,“最迅捷的變臉”直指2011年4月21日上市的創業板股票天喻信息。
“最迅捷的變臉”
數據顯示,2011年年報,天喻信息雖然收入實現了增長,但利潤下滑非常嚴重。2010年公司營業利潤為5637.28萬元,但2011年卻大降80%至1124.36萬元。其中,2011年四季度,公司營業利潤錄得虧損。
在營業外收入同比多增逾8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費用同比多轉回1100余萬元的情況下,天喻信息的凈利潤下滑得以收窄。2011年,公司凈利潤為2934.36萬元,同比下降43.69%。
進入2012年,天喻信息的利潤不僅沒有改善,反而錄得虧損。2012年一季度,公司營業利潤為-1217.66萬元,凈利潤為-1113.06萬元,分別較2011年同期下降176.06%和185.0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假設天喻信息是主板上市公司,根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其上市當年營業利潤下滑超過50%就將導致保薦代表人遭受處罰。
主要產品毛利率全線下滑
數據顯示,在利潤下滑的同時,天喻信息主要產品毛利率變動也不容樂觀。
2011年報顯示,公司主要產品毛利率全線下滑,電子支付智能卡、通信智能卡、移動多媒體廣播有條件接收卡、其他智能卡的毛利率分別下降了6.18%、17.99%、15.49%、2.88%。
對于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天喻信息在年報第7頁表示,“由于國內市場過度競爭以及海外業務量的縮減,公司通信智能卡產品毛利率大幅下滑;移動多媒體廣播有條件接收卡產品銷量、售價均有較大下降使產品毛利大幅減少”。
既然產品售價下降是天喻信息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那么,對毛利率因產品售價下降而產生的風險,天喻信息在招股書中有過提示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天喻信息招股書第27頁等處均提到了 “產品價格下降的風險”。比如,公司通信智能卡產品的平均售價在2008年同比下降3.03%,2009年同比下降21.56%,2010年同比上升6.06%;金融IC卡產品平均售價2009年同比下降10.81%,2010年同比下降11.77%;城市通卡產品平均售價2009年同比下降12.22%,2010年同比下降6.88%等。
不過,對于產品售價下行與毛利率的關系,天喻信息卻在招股書第265頁分析指出,產品價格下降不會導致毛利率下行。
招股書稱,2010年相較2009年,“在價格出現下降的同時。除社???010年的毛利率較2009年下降較為明顯外(下降5.68%,下降幅度8.60%),加油卡2010年的毛利率較2009年僅略降0.77%,金融IC卡和城市通卡等品種的毛利率均出現上升,城市通卡的毛利率上升了3.14%,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和外協加工成本的下降抵消了價格下降的影響”。“發行人通過產品結構轉型升級,在主要產品價格下降的同時實現了綜合毛利率的提升”。
由此可見,天喻信息在招股書中的說法涉嫌隱瞞毛利率下滑的風險,其風險提示也有所缺失。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致電天喻信息,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相關負責人對此予以了解答,其表示:“出現這一情況是因為上市前,公司金融IC卡是給工行獨家供貨。上市后,金融IC卡全國都開始做了,所以競爭激烈,導致毛利率降低”。
董事長薪酬由53萬飆升至93萬
對于2011年業績下滑,天喻信息除了認為是競爭激烈外,還認為因“加大研發和市場投入,公司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與上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增加”。
數據顯示,2011年,天喻信息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增長了34.05%、74.6%。不過,從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的組成項來看,增長最迅速的是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里面的“薪酬福利”項。
2011年,天喻信息銷售費用里面的“薪酬福利”為1821.1萬元,這一數字比2010年的906.9萬元翻了一番;管理費用里面的“薪酬福利”則從2010年的3833.2萬元增長到7039.2萬元,幾乎翻了一番;而從總體數據來看,2010年“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5030.1萬元,2011年則為10258.6萬元,翻了一倍多。
“公司員工增加了不少,所以支付的工資自然增加了”,對于薪酬大幅增長的原因,公司負責人表示,由于物價上漲,公司提高了員工的收入。2011年,公司員工人數從928人提高到了1412人,增加了52.16%。這其中,增加的大部分是研發人員,還有一小部分銷售人員。所以,反映到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中是薪酬福利費用的增加。
如果說“兩費”的增加源于人數增加的話,公司管理層公司的大增,則與公司凈利潤下滑超四成的事實格格不入。
數據顯示,天喻信息的董事長張新訪2011年從公司領取的報酬總額 (稅前,下同)為93.26萬元,這一金額較2010年的53.16萬元增加75%;董事、總經理向文2011年從公司領取的報酬總額為79.26萬元,這一金額較2010年的47.86萬元增加了65.6%;6位副總經理的工資也大幅增長,從2010年的33.2萬元~45.21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63.26萬元~73.26萬元。
業績下滑而工資暴漲,這一現象合理嗎?這對得起股東的利益嗎?
面對質疑,該負責人表示,實際上2011年的工資較2010年增長并沒有那么多。主要是2010年業績完成目標,于2011年發放了獎金所致。對于董事長逾90萬元的年薪,該負責人表示,90萬元中,有60萬元是董事長工資,30萬元是2010年績效獎金。“如今2011年業績不好,2012年高管從公司獲取的報酬總額肯定是要下降的。”
律師再指招股書被篡改 公司否認
“我們一直關注天喻信息的問題,也向證監會反映過”,昨日,上海李國機律師事務所周愛文律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久前,他曾接受央視采訪,直指天喻信息招股書涉嫌造假的問題。如今,面對天喻信息上市后業績迅速變臉,他表示并不感到吃驚。
周愛文指出,早在天喻信息上市前,他就發現天喻信息的招股書(申報稿)和最終的招股書存在很多數據上的差異。據周愛文稱,招股書被偷偷修改的地方多達30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在早先公布的招股書(申報稿)中,天喻信息200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076.2萬元,而在正式招股書中,這一數字被改成了857.71萬元,減少了4218.46萬元。
“我們是根據證監會發審委的要求進行更改的,是正常的更改,不是篡改”,天喻信息相關負責人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先前的數據和之后的數據都不存在問題,只是統計口徑的變更。證監會審核的時候覺得后面一種會計處理更合適,所以就要求更改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由于招股書以及其他公告中對此并沒有予以說明,這無疑增添了市場的困惑和質疑。
·相關新聞
天喻信息再遭原高管起訴
每經記者 趙笛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媒體和律師再次聚焦天喻信息業績變臉、篡改招股書涉嫌造假上市之際,公司原高管王逸安再次將天喻信息起訴到法院。
實際上,早在天喻信息上市前,2011年2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就刊登了《天喻信息上市前陷股權糾紛 法院已立案》一文。根據原告王逸安的說法,他是天喻信息(原武漢華中軟件公司)從主營CAD軟件向IC智能卡產品轉型的“最大功臣”。根據王逸安提供的資料,王逸安最早擔任的是武漢華中軟件公司的副總經理兼IC卡部部長。
由于天喻信息上市前遭王逸安起訴,其上市之路曾徒增變數。數據顯示,天喻信息2011年12月28日就已經過會,但直到2012年4月公司才得以上市。據悉,該起訴曾一度讓天喻信息的上市“停擺”,最終是原告的撤訴“放了天喻信息一馬”。
日前,王逸安致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再次將天喻信息告上了法庭。對于年初的撤訴,王逸安很懊惱,他告訴記者:“天喻信息的董事長曾找過我,讓我撤訴。并許諾一些條件。但上市后,都沒有兌現”。
對于再次起訴,王逸安表示,其目的的依舊是維護權益,索要股份。對于索取股份的法律法規依據,王逸安表示,一是1996年5月15日頒發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二是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關于加快我校科技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飘a[1997]012號),這里面都提到了技術骨干持股的問題。
根據王逸安提供的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該法院已于2012年5月2日受理并決定立案審理王逸安的起訴。
“我們是收到了起訴書”,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王逸安再次起訴公司一事采訪了天喻信息董秘江綏。江綏表示,他們的確收到了起訴書,并已經交由律師積極應訴。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該訴訟,天喻信息并沒有發布公告予以披露。江綏表示,公司以就此事與交易所監管員溝通過,該訴訟未達到須信披的條件,所以沒有披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天喻信息目前的應對措施是對案件的審理提出 “管轄權”異議。王逸安表示,他的戶口所在地是在???,所以在海口起訴并不存在管轄權的問題。而對于為何不在事發地武漢起訴,王逸安表示,他認為,天喻信息背靠華中科技大學這樣一個副部級單位,他對其在當地擁有的影響力表示擔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